第400章 咔嗒声里长出芽(1/2)
清晨的光斜斜地爬上阳台,像一层薄纱轻轻覆在江予安的肩头。
他仍坐在那张旧木凳上,左手搭在打字机空格键,右手覆其上,指节因长时间维持一个姿势而微微发白,像是要把某种无声的节奏刻进金属里。
他不知何时睡着了,呼吸低缓,胸膛起伏极轻,仿佛怕惊扰这台沉寂已久的机器。
林野站在门边,没出声。
她只穿着一件宽大的棉布睡裙,赤脚踩在微凉的地板上,目光落在他滑落一半的外套上——左肩处裂开一道细口,露出底下陈旧的疤痕,弯弯曲曲,像一道被时间冲淡却永不消失的裂痕。
她认得那伤。
那是他曾在一次咨询中无意提起的:“继父砸了母亲留下的唱片机……我扑上去抢,他推我撞到桌角。”当时他说得很平静,仿佛在讲别人的故事。
可此刻,这道疤就赤裸裸地暴露在晨光里,和打字机锈迹斑驳的外壳一样,沉默地诉说着未曾愈合的过往。
林野走过去,轻轻将外婆的旧棉袄披回他肩上。
动作很轻,生怕惊醒他。
指尖擦过棉布内衬时,触到了一小块硬挺的折纸——是她前几天写下的那张“今天风大”,已被针线细细缝在里面,边缘还有些歪斜的针脚。
她忽然觉得眼眶发热。
风穿过山茶树的叶隙,簌簌作响。
一片叶子打着旋儿落下,刚好碰在打字机盖子边缘。
轻微的一震,机器竟发出一声“咔嗒”——短促、钝闷,像谁在梦中叹了一口气。
两人俱是一静。
江予安睫毛颤了颤,却没有醒来。
林野退后半步,望着那台被棉袄半掩的打字机,忽然转身从书桌抽屉里取出绿蜡笔。
笔身早已磨圆,绿色蜡油沾在她的指腹,带着体温般的暖意。
她掀开打字机顶盖,在内侧空白处写下一行字:“你不需替我守夜。”
笔画粗重,墨绿未干,在铁壳上显得格外清晰。
写完她便合上盖子,像是封存了一个决定。
脚步声迟缓地从屋内传来。
周慧敏站在阳台门口,穿着洗得发灰的碎花围裙,头发松散地挽着,眼神浑浊,却又执拗地聚焦在那行字上。
她一步步走近,伸出枯瘦的手指,缓缓抚过那六个字,最终停在“守”字上。
然后,她用指甲狠狠一划。
一道斜痕割裂“守”字中央,变成一个残缺的“寸”。
林野心头猛地一缩。
童年记忆瞬间翻涌——七岁那年,周慧敏逼她背《弟子规》,一遍遍重复:“身有伤,贻亲忧。德有伤,贻亲羞。”她背不出就罚站,跪在钢琴前抄十遍。
那时她以为那是控制,是羞辱,是母亲用道德的锁链把她钉死在“完美女儿”的刑架上。
可现在看着那一划,她忽然懂了。
不是“守”,是“寸”。
你已为我寸寸折损。
这句话从未出口,却藏在这位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残存的直觉里,藏在她颤抖的手指与决绝的一划中。
她或许忘了昨天吃过什么,却不记得自己曾如何伤害女儿;但她仍能感知到,眼前这个男人肩上的疤,和她女儿心口的荆棘,都是因她而生的裂痕。
林野没擦掉那两个字。
任它们并列存在,像一段双重曝光的底片——一边是控诉,一边是理解;一边是伤口,一边是和解。
她转身走进书房,从柜底翻出《荆棘摇篮》的手稿。
前三章,正是她最初连载时最激烈的控诉段落:“狼妈吃人”“母爱是刀”“我在家最危险”……每一句都曾让她边写边哭,心口的荆棘纹身剧烈抽搐,仿佛文字每落一字,荆棘就更深一分。
她盯着那些字,手指发抖。
终于,她撕下了。
纸页在手中颤抖如蝶翼,心口骤然收紧,荆棘纹身像被无形之手攥住,痛得她踉跄蹲下。
冷汗顺着额角滑落,眼前发黑。
但她没有停下。
一张张撕,一片片揉,混入昨日收集的干枯山茶叶,一起塞进打字机的色带槽。
绿蜡笔的碎屑也撒进去,像是最后的祭品。
合盖。
她抬起手,轻轻敲下回车键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