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灵异恐怖 > 荆棘中的常春藤 > 第412章 没拼完的拼图

第412章 没拼完的拼图(1/2)

目录

林野坐在书桌前,窗外的雨还在下,细密如针脚,敲在玻璃上发出轻微的沙沙声。

电脑屏幕亮着,光标在空白文档中央闪烁,像一颗迟迟不肯跳动的心。

她没打字,只是盯着那根金线缠柄的刻刀——它静静躺在手稿边缘,刀锋映着冷光,像是能剖开记忆的皮。

她想起昨夜的梦:纸船漂流,父亲蹲在堤坝下,悄悄推下一艘小船。

没有呼唤,没有回头,只有水流载着它们各自远去。

那一刻她忽然明白,有些告别从不需要言语,而有些靠近,也未必以拥抱完成。

她深吸一口气,打开《歪读》的最终章页面,敲下标题:“未完成的家庭拼图”。

不是治愈,不是和解,也不是控诉。

只是一个邀请——给所有曾在家庭里感到断裂的人。

她在文末附上征集令:“如果你有一张不想再完整面对的家庭照片,请寄给我。你可以用剪刀剪掉你不愿看见的部分。我不问原因,只替你留下痕迹。”

消息发出后第三天,第一封信到了。

牛皮纸信封,边角磨损,邮戳来自杭州。

里面是一张泛黄的全家福,四口人站在老式楼房前,笑容僵硬。

母亲的脸被整齐剪去,只余下半截衣领和一只耳朵。

背面写着一行铅笔字:“剪掉她,但我还记得她的味道——腊八粥总多放一把米,她说我冷。”

接着是成都寄来的饭桌照,圆桌上摆满菜,唯独主位空着。

那人裁掉了整张椅子,连影子都没留。

留言是打印体:“空位留给没说出口的话。”

还有北京的一位读者,只寄来半只手——布满皱纹的手握着筷子,夹着一片青菜。

其余部分全被剪碎。

“这是我爸唯一一次给我夹菜,那天他喝醉了,哭了。”

林野一张张扫描,将残片拼贴在工作室的白墙上。

她不用胶水固定,而是用细针轻轻钉住四角,仿佛这些记忆仍可随时取下、重置。

她称它为“记忆墙”。

每一块碎片都标注原主留言,像墓志铭,又像遗书。

展览预告发布的那天,江予安走进书房,看见她正对着邮箱发怔。

三封一模一样的信封摆在桌上,没有任何署名,只有收件人地址是手写体,笔迹熟悉得让她喉咙发紧。

周慧敏寄来的。

她没拆,只是将三块照片缓缓取出,平铺在木桌上。

一块是她的笑脸,红领巾系得一丝不苟;一块是周慧敏的手搭在她肩上,指甲修剪整齐,袖口露出半截毛衣针的银光;最后一块,是林国栋站在人群边缘,双手插兜,目光低垂,像随时准备退场。

三块,割裂,无序。

心口的荆棘纹身微微发热,却不刺痛。

那种灼烧感消失了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实的温热,像冬日里晒过太阳的石头,带着余温,却不烫人。

她忽然懂了。

母亲不是不敢面对,也不是不愿承认。

她是终于学会了——有些完整,不必强求拼合。

就像拼图丢了关键一块,与其执拗寻找,不如承认它的缺席也是一种形状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