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女生言情 > 大明:开局捡个永乐大帝 > 第165章

第165章(1/2)

目录

………………

宜安城墙上。

桓齮望着撤回城中的先锋部队,身后众将领肃立。

“报!”

斥候匆匆赶来复命。

“禀上将军,赵军正在修筑营垒!”

斥候高声汇报。

“再探!”

桓齮沉声下令,脸色愈发凝重。

赵军避而不战,如今又筑营固守,莫非是想与大秦打持久战?

秦军确实不宜久拖,可李牧凭什么认为赵国能耗得起?

秦军深入赵境,犹如一根尖刺,岂容对手喘息!

“对了!”

就在桓齮思绪翻涌之际,蒙恬突然脱口而出。

桓齮转身问道:“什么对了?”

蒙恬猛然回神,表面平静,内心却震撼不已。

一切竟与麟兄所言分毫不差!

即便是他,也无法在战前数月精准预判敌军动向。

莫说是他,就连父亲蒙武,乃至上将军王翦,也绝无此能!

可麟兄仅凭寥寥数语,便料中全局!

面对桓齮的目光,蒙恬深吸一口气,郑重答道:

“回上将军!”

“李牧知我军士气正盛,故避其锋芒,欲待我军疲敝再攻!”

“上将军,不可不防!”

桓齮神色愈发严峻,因蒙恬所言,正是他心中所想。

李牧之计,恐怕正是如此。

“上将军!”

李信大步登上城墙,朗声道:

“纵使李牧用此拖延之策,末将亦无所惧!”

“必破其营垒,斩尽赵军!”

他目光坚毅,尽显年轻将领的锐气。

未等桓齮回应,蒙恬心中再度浮现陈麟当日之言:

“李牧除擅运动战外,必精于持久之战!”

当即上前一步,欲再谏言。

“李将军,切莫轻视那赵国李牧,此人胆敢在宜安城外五里处扎营,定有倚仗!”蒙恬沉声道。

“我大秦将士所向披靡,赵军莫非以为区区营垒就能阻挡我大秦铁骑?”李信嗤之以鼻,满脸不屑。

“此乃拦路之虎!”桓齮一掌拍在城墙上,目光远眺,愈发坚定,“不破此垒,何以直取邯郸!”

蒙恬听罢,已知上将军决心,却苦无良策,心中懊悔不已——早知如此,当初就该信麟兄之言!若得他指点,必有破敌之策!

若陈麟知晓蒙恬此刻所想,怕是要笑骂一句:“我能有什么好计谋!”

……

一月转瞬即逝。

秦军猛攻赵军营垒不下十次,却始终未能突破,每次皆损兵折将,铩羽而归。

宜安县府内,桓齮面色阴沉,怒哼一声。连日战报皆无捷讯,传至咸阳尽是败绩,令他心烦意乱。李牧坚守不出,赵军龟缩营中,秦军士气渐衰,更令他焦躁难安。

“诸位可有良策?”桓齮环视众将。

众人低头沉默,无人应答。

“退下吧!”桓齮挥袖,本就不抱期望。

“上将军!”李信忽然开口,“不如分兵诱敌?李牧若见我军分散,或会出击!”

“不可!”蒙恬当即反对,“我军士气低迷,一月折损两万,兵力已逊于赵军。分兵只会给李牧可乘之机!”

李信哑然,只得拱手:“末将失言。”

桓齮沉吟片刻,忽而展颜:“不,本将倒有一计!不必分兵,可率主力佯攻肥下。李牧若知肥下危急,必率军驰援。届时我军回师截击,必能大破赵军!”

众将闻言,纷纷称善。

蒙恬却瞳孔骤缩——麟兄所言再度应验!上将军果然欲诱李牧出兵!可麟兄曾断言此战秦军必败,如今前事皆中,此战岂能例外?

他呼吸愈发急促,引得众将侧目。

“蒙恬?”

“蒙恬?”

蒙恬猛然抬头望向桓齮,只见对方眉头紧锁,目光落在他额角的细密汗珠上。

可是身体不适?

桓齮关切询问。他与蒙武交情深厚,如今其子托付于他,自当多加照拂。

无碍!

蒙恬无恙!

但上将军!李牧最擅运动战法!

此役恐已落入其算计之中!

万万不可冒进!

大秦筹备多年,当以持久战为上策!

蒙恬喉结滚动,语速急促地向桓齮陈述。

话音未落,

桓齮面色骤沉。

他自觉此计可行,未料蒙恬竟直言反对?

蒙家小子!

你所谓良策就是与赵国长期消耗?

.....................

第五章上将军之策,恬实难认同

面对桓齮咄咄逼问,蒙恬沉默不语。此刻他只能提出这个称不上计策的应对之策。

尔亦为军中将领!

岂不知我军深入赵境,仅征调民夫就达二十万之众,只为保障粮草辎重供应!

岂不知大秦虽备战数载,然大王志在天下,非独赵国。若与李牧在此长期对峙,无异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!

蒙恬,尔熟读兵书,非但无更好良策,竟连如此浅显之理都不明了吗?

退下!

桓齮厉声呵斥。

正因与蒙武交好,他才这般严厉训诫。

往日的蒙家小子并非如此,今日不知为何,

简直有失将领风范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