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27章 托国(2/2)
皇帝将整个国家的日常治理权完全交给文官系统和军事委员会,这份信任,让在场众人既感责任重大,又觉心头温热。
然而,就在众人以为会议即将结束之时,首相苏明哲却再次站起,他脸上带着一丝犹豫,但最终还是躬身开口:“陛下,北伐乃倾国之战,陛下御驾亲征,振奋军心,自是应当”。
“但是国不可一日无君,京师亦需有象征性的主心骨,臣冒昧建言,陛下离京期间,是否可命大皇子殿下监国?”。
此言一出,殿内顿时安静了几分,所有目光都投向了苏明哲,然后又小心翼翼地看向御座上的皇帝。
大皇子秦承业,年方五岁,聪慧伶俐,深得陛下喜爱。
按历代王朝旧制,君主远行或年幼,设太子监国或任命重臣辅政,乃是常例。
这既是稳定人心的象征,某种程度上,也是对未来的某种安排和试探。
不少大臣心中暗自点头,觉得苏相此言老成谋国。
即便大皇子年幼,只是象征性地每日在偏殿坐一坐,由重臣辅佐处理一些礼仪性事务,也代表了皇权的延续和稳定。
然而,秦思源的反应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。他没有丝毫犹豫,甚至脸上没有任何波澜,只是平静地摇了摇头,目光扫过苏明哲和众臣,声音清晰而坚定:“苏相爱卿及诸位的心意,朕明白,但监国之议,不必再提”。
他顿了顿,语气带着一种超越时代的信任与魄力:“朕相信,大夏的根基,不在于一个五岁孩童坐在殿上象征性的监国,而在于在座诸位,在于我们共同建立的这套行之有效的政务院与军部协同运作的制度!”。
“朕将此万里江山,托付给的是你们这些肱骨之臣,是这套崭新的制度,而非朕一人的血脉子嗣!”。
这番话,如同洪钟大吕,震撼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灵!自古以来,哪个皇帝敢如此完全地将权力下放给臣子?
哪个皇帝不担心自己离京后,大权旁落?可夏皇就这么做了,如此坦然,如此坚定!
这不是虚伪的试探,而是发自内心的信任!信任他亲手选拔的官员,信任他参与构建的制度!
苏明哲眼眶瞬间湿润,他深深俯首,声音带着哽咽:“陛下陛下信重如此,臣等唯有肝脑涂地,以报天恩!”。
“臣等誓死效忠!定不负陛下信任!”,群臣无不激动躬身,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充满了整个谨身殿。
这一刻,什么权谋算计,什么派系之争,在皇帝这如山如岳的信任面前,都显得渺小不堪。他们感受到的,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与荣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