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灵异恐怖 > 强汉之墨色如血 > 第94章 南征启航

第94章 南征启航(2/2)

目录

黄崇坐在一旁,喝了一口热茶,道:“我昨日去武库查看,‘毒蝎雷’确实厉害,引爆后毒针四散,对付象兵再好不过。只是这东西威力太大,使用时需小心,避免误伤自己人。另外,我打算在山地营中挑选一批熟悉南方地形的士卒,组成先锋小队,提前探路,清除沿途的障碍和陷阱。”

杜衡点头道:“黄兄考虑周全。我随军参赞,会记录沿途的地理、气候、民俗,绘制详细的地图,为大军提供参考。同时,我也会收集林邑的情报,了解其兵力部署、寨栅位置、象兵的作战方式,以便大军制定作战计划。”

四人正商议间,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,随后杜预和羊祜走了进来。两人皆是刚入学不久的少年俊才,杜预精通经史、地理,羊祜则擅长谋略、外交,此次听闻大军南征,特意前来请教。

“诸位兄长,”杜预躬身行礼,目光落在舆图上,“学生方才在监内听闻大军要南征林邑,心中颇有疑惑,不知可否请教?”

张绍笑道:“元凯但说无妨。”

杜预指着舆图上林邑的位置,道:“学生曾读《汉书?地理志》,知林邑多象兵,象兵体型庞大,冲击力强,寻常步兵难以抵挡。不知大军可有破象兵之策?”

黄崇闻言,眼中闪过一丝赞许:“元凯观察细致。我军已有对策,一是用‘毒蝎雷’,引爆后毒针可射杀象兵和大象;二是用强弩,集中火力射击大象的眼睛和腿部,大象受伤后会失控,反而会冲撞敌军;三是挖掘陷阱,在象兵必经之路挖掘深坑,上面覆盖茅草,大象落入陷阱后便难以动弹。”

羊祜也开口道:“学生以为,大军南征,除了军事打击,还需安抚民心。日南、九真诸郡的汉民遭林邑屠戮,心中必对蛮夷充满恐惧,大军抵达后,需尽快安定民心,发放粮草,救治伤员,让汉民知道朝廷派兵来保护他们了。同时,也可招降那些被迫从逆的蛮民,许以赦免,分化敌军。”

周胤点头道:“叔子所言极是。我已计划在大军攻克的城池中设置临时粮仓,囤积粮草,用于安抚百姓。同时,也会携带一些种子、农具,待战后分发给百姓,帮助他们重建家园。”

杜预和羊祜闻言,皆露出敬佩之色。杜预道:“诸位兄长考虑周全,学生受教了。若有需要学生之处,学生愿效犬马之劳。”

张绍笑道:“元凯、叔子皆是栋梁之才,日后必有大用。此次南征,你们安心在国学监学习,待日后学有所成,再为朝廷效力不迟。”

两人躬身应诺,退出了值房。

四人继续商议,直至深夜,才各自散去。他们知道,此次南征,任务艰巨,唯有做好万全准备,才能确保大军凯旋。

数日后,江州码头。

长江江面宽阔,江水滚滚东流,岸边的码头旁,数十艘战船和运输船整齐排列,船上插着“汉”“张”“魏”“费”等各色旗帜,在江风中猎猎作响。码头上,人山人海,山地营的士卒们正在军官的指挥下,有序地登船。他们身着轻便的铠甲,背着兵器、行李,脸上带着坚定的神色。

张绍、魏昌、费承三人立于主舰船头,甲胄鲜明,目光炯炯。张绍手持其父张飞留下的弯刀,腰间挂着刘禅赐予的“平南行军总管”印绶,神色庄重。魏昌握着一把环首刀,目光扫过江面,仿佛在寻找潜在的敌人。费承则手持名册,最后一次核对登船的人数、军械、粮草。

黄崇、杜衡、王训、周胤四人也来到码头送行。黄崇拍了拍张绍的肩膀:“伯瞻,南疆湿热,多加小心!林邑蛮子虽凶残,却也不懂战术,只要你们按计划行事,定能取胜!狠狠打,打出我大汉的威风!让那些蛮子知道,犯强汉者,虽远必诛!”

张绍点头道:“黄兄放心,我定不辱使命!待我斩下范熊的头颅,再与你痛饮!”

杜衡将一卷绘制好的南疆地图递给张绍:“伯瞻,此图标注了从江州到交州的路线、水源、险要之地,还有林邑的大致兵力部署,你且收好,或许能派上用场。我随军参赞,会随时记录战场情况,为你提供参考。”

张绍接过地图,郑重道:“多谢杜兄。”

王训指着几艘运输船,道:“伯瞻,那些船上是拆解的霹雳炮和‘毒蝎雷’,我已命工匠检查完毕,油布套也备足了。到了交州后,组装时若有疑难,可按图索骥,或速送信回来。”

张绍应道:“有劳王兄。”

周胤将一本厚厚的粮草账簿递给费承:“允之,所有粮草、军械、药材的数目都记录在这本账簿上,你且收好。沿途的粮站我已安排妥当,会按时供应粮草。若有短缺,可随时传信给我,我会立刻调配。”

费承接过账簿,拱手道:“多谢周兄,辛苦你了。”

号角长鸣,船队即将起航。张绍、魏昌、费承三人站在船头,向黄崇、杜衡、王训、周胤四人挥手告别。岸上的士卒家属和百姓也纷纷挥手,有的甚至哭喊着为亲人送行。

“保重!”

“早日凯旋!”

“为死难的同胞报仇!”

欢呼声、呐喊声、哭泣声交织在一起,回荡在江州码头的上空。

张绍回望北方长安的方向,心中默念:“陛下,臣定不负您的期望,踏平林邑,为日南死难袍泽平民等报仇!”他手按剑柄,目光冰冷锐利,仿佛已看到了林邑城内的火光,听到了范熊的哀嚎。

船队缓缓驶离码头,顺着长江逆流而上,朝着交州的方向进发。江风拂面,带着一丝寒意,却吹不散将士们心中的怒火与斗志。他们知道,前方等待他们的,是茂密的山林、致命的瘴气、凶残的敌人,但他们更知道,身后是大汉的江山,是亿万汉民的期盼,他们别无选择,只能勇往直前,直至胜利。

未央宫的灯火彻夜未熄。刘禅站在殿外廊下,任由雪花落满肩头,目光似乎已穿越千山万水,落在那片即将被鲜血染红的南疆土地上。他手中握着那卷来自日南的密报,指尖一遍遍摩挲着上面的字迹,心中的怒火与决心交织在一起。

“范熊……”刘禅轻声自语,声音冷冽如冰,“朕倒要看看,你这背恩忘义的蛮夷,能撑到几时。朕等着你们的捷报,等着将你凌迟处死,告慰那些死去的汉民!”

雪花依旧飘落,落在他的肩头,融化成水,冰冷刺骨,却丝毫冷却不了他心中的怒火。他知道,这场南征,不仅是为了报仇,更是为了维护大汉的尊严,为了让所有蛮夷都知道,大汉的恩惠可以给予,但大汉的威严,绝不容侵犯!

夜空中,星辰闪烁,仿佛在注视着这支远征的大军,注视着这位决心为子民复仇的天子。一场血与火的较量,即将在南疆的山林中展开,而大汉的旗帜,终将插在林邑的土地上,昭示着帝国的威严与不可侵犯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