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97章 纸桥(下)(1/2)
当他走到竹林中的小路上时,周围的空气突然变得冰冷刺骨。七月的夜晚本该闷热,此刻却像是深秋般寒冷。国华打了个寒颤,隐约闻到一股腐败的气息,混合着纸钱烧焦的味道。
竹林里的风声也变得诡异起来,不再是普通的飒飒声,而像是有人在低声啜泣,又像是纸页被翻动的哗哗声。
国华的心跳如擂鼓,他终于明白父亲为什么一再强调要在日落前完成烧纸。这些禁忌和规矩,或许真的不是空穴来风。
就在他几乎要控制不住想要奔跑的冲动时,前方出现了村子的灯火。国华松了口气,加快脚步向村口走去。
就在他即将踏入村子的那一刻,身后突然传来一声轻微的叹息,那么近,仿佛就在耳畔。国华浑身一颤,差点回头,但最后一刻他想起了禁忌,硬生生忍住了。
他大步流星地走进村子,直到看见自家院门才稍稍放松。回头望去,来路漆黑一片,那个跟随他的东西似乎已经消失不见。
“怎么样,顺利吗?”林老汉见儿子回来,关切地问。
“还好,就是差点晚了。”国华勉强笑了笑,没敢提路上的怪事,但下意识地摸了摸手腕上的黑印。
那天晚上,国华睡得极不安稳。梦中,他看到一个模糊的身影站在三岔路口,周围飞舞着无数纸灰。那身影背对着他,但当它缓缓转身时,国华惊醒了,浑身冷汗。
第二天清晨,国华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。门外是邻居王大妈,她脸色苍白地说:“国华,你快去村东头的三岔路口看看,出怪事了!”
国华心一沉,急忙跟着王大妈前往三岔路口。到达现场时,已有几个村民围在那里,指指点点,议论纷纷。
眼前的景象让国华倒吸一口冷气:在三岔路口的地上,赫然出现了十几个烧纸留下的灰烬圈,每一个都和他昨天画的一模一样,口子朝西。但问题是,昨天除了他,根本没有人在那里烧纸——至少没有活人。
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,在这些灰烬圈周围,散落着一些纸钱的碎片,上面竟然印着现代才有的图案和字样,甚至有一张碎片上清晰地印着“天地银行”的字样。
“这是怎么回事?”村长闻讯赶来,皱着眉头问。
“不知道啊,今天一早我路过这里就看到了。”一个村民说,“可昨天村里人在其他地方烧纸,这里只有国华来烧。”
众人的目光齐刷刷投向国华。国华感到后背发凉,他想起昨天那个在隔壁路口烧纸的模糊身影,以及回家路上被跟踪的感觉。
“我……我也不知道......”国华结结巴巴地说,“我昨天确实看到有个人在那边烧纸。”他指向不远处的一个路口。
“那边?”村长脸色一变,“那边根本不是烧纸的地方,老规矩都知道,只有这个三岔路口才能通阴。”
众人面面相觑,气氛顿时凝重起来。中元节在错误的地点烧纸,招来的可能不是自家先祖,而是无主的孤魂野鬼。
就在这时,一阵冷风吹过,卷起地上的纸灰。国华突然感到手腕上一阵刺痛,他挽起袖子,只见那道黑印已经蔓延至小臂,颜色也加深了许多,像是被什么冰冷的东西紧紧握住后留下的痕迹。
“你的手怎么了?”眼尖的王大妈问道。
国华慌忙拉下袖子遮掩:“没什么,可能是昨天不小心碰到的。”
然而,他的异常没有逃过村长的眼睛。老人沉吟片刻,对国华说:“你跟我来一趟,去找李老爷子。他年轻时经历过类似的事。”
李老爷子年近九十,但头脑依然清晰。听完国华的叙述,他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忧虑。
“孩子,你怕是惹上‘纸灰债’了。”李老爷子缓缓说道,“中元节烧纸,最忌讳两件事:一是过时,二是错地。过时烧纸,阳间门关,阴间路开,容易招来不该招的东西;错地烧纸,则是请错了客,那些无主孤魂会以为你在招待它们,一旦请来,就难送走了。”
“那我该怎么办?”国华此时已不敢再轻视这些老规矩。
李老爷子叹了口气:“你手上的印记,是‘债印’。那些孤魂认为你欠了它们的债,会一直跟着你,直到......讨完债为止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