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女生言情 > 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 > 第385章 大汉之“冠军侯”!

第385章 大汉之“冠军侯”!(2/2)

目录

是夜,邺城行宫灯火通明,举行了自迁都长安以来最为盛大的一场庆功宴。虽然宫室部分区域尚显残破,但洋溢其中的喜庆与豪情,却足以驱散一切寒意。

刘禅高坐主位,满面红光。诸葛亮坐于其下首,虽仍保持着一贯的沉静,但眉宇间的舒展也透露着内心的不平静。文武百官依序而坐,推杯换盏,气氛热烈。

酒过三巡,菜过五味。刘禅示意乐舞暂歇,他端起金爵,站起身,目光扫过全场,最终定格在下首的文鸯身上。

刹那间,整个大殿安静下来,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位勇冠三军的年轻将领身上。

“文鸯将军!”刘禅声音洪亮,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赏,“朕闻你率五千精骑,奉丞相密令,顶风冒雪,穿越燕山绝地,如神兵天降于辽西!阵斩伪晋王司马师,逼得魏帝曹芳自刎,一举击溃魏军!此等胆略,此等功绩,千里奔袭,决胜于国门之外,令朕想起昔日横扫漠北、封狼居胥的冠军侯霍去病!”

他停顿了一下,让这番话在每个人心中回荡,然后朗声宣布:“朕,今日便效仿武帝故事!加封文鸯为——冠军侯!食邑两万户!赐金千斤,帛万匹!望卿再接再厉,永葆此锐气,为朕,为大汉,再立新功!”

“冠军侯!”殿内顿时响起一片惊叹和祝贺之声。霍去病在汉朝是何等传奇的存在,“冠军侯”这三个字代表的不仅是爵位,更是无上的荣光和对其军事才能的极致肯定!文鸯激动得脸色通红,离席拜倒,声音哽咽:“臣文鸯,谢陛下隆恩!必万死以报!”

刘禅含笑让他起身,目光又转向姜维与邓艾。

“伯约!士载!”刘禅一手拉住一人,情真意切,“若无二位卿家,朕何能安坐于此,与诸卿共庆此太平盛宴?”

他看向姜维:“伯约,你统揽全局,以四面楚歌之计,瓦解魏军最后斗志,于漳水之畔全歼魏国最后主力,擒羊祜、陈泰,更千里奔袭,行攻心妙计,逼死司马昭、曹髦,绝魏国祚!运筹帷幄,智勇双全!朕擢升你为——大将军,加封武平侯,食邑增加一万户!”

大将军!位在诸将之上,真正的军中第一人!姜维深吸一口气,压下心中激荡,躬身谢恩:“臣,姜维,定不负陛下重托,必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!”

刘禅又看向邓艾:“士载!你奇兵突出,翻越太行,克复晋阳,断魏国臂膀,奠定北伐胜局!后又与伯约并肩,千里追亡,于辽东之地,以智谋慑服群雄,功不可没!朕擢升你为——骠骑将军,开府仪同三司,加封邓侯,食邑增加一万户!”

骠骑将军,位同三公,开府之权更是莫大荣宠!邓艾性格内敛,此刻也难掩激动,躬身道:“臣……邓艾,谢陛下!必……必竭尽所能,巩固边防,以报天恩!”

除了这三位首功之臣,其余如陆逊、朱然、关兴、张苞、马铁、马承、以及留守、策应、后勤等各方将领官员,皆按功绩大小,各有封赏,或加官进爵,或赐予金帛田宅。整个大殿,沉浸在一种大功告成、共享荣光的沸腾气氛之中。唯一的美中不足,便是那方象征着天命所归的传国玉玺,依旧流落辽东,未能一同献于殿前。

盛大的庆功宴持续至深夜方散。然而,翌日清晨,皇帝刘禅并未如常理般返回长安,也未沉醉于胜利的欢愉。他做了一件令所有大臣都肃然起敬的事情。

在诸葛亮及文武百官的陪同下,刘禅亲自前往邺城北郊,一座新起的、规模宏大的陵园。这里安葬的,是在第四次北伐,尤其是在攻克邺城、追击残敌过程中,英勇牺牲的季汉将士。

寒风呼啸,卷起地上的雪沫,打在人的脸上生疼。陵园之内,墓碑如林,一眼望不到尽头。每一块墓碑下,都是一个曾经鲜活的生命,一个为了“兴复汉室,还于旧都”乃至“天下一统”的理想而献出一切的忠魂。

刘禅身着素服,未戴冕旒,亲手将三炷高香插入巨大的青铜香炉之中。香烟袅袅,直上灰蒙蒙的天空。他后退三步,整理衣冠,对着这无数的英灵,深深三揖。

随后,诸葛亮率文武百官,齐刷刷跪倒,行大礼参拜。

没有喧哗,没有鼓乐,只有风过松柏的呜咽,以及人群中压抑的抽泣声。许多将领看着那些熟悉的战友名字刻在冰冷的石碑上,不禁虎目含泪。

刘禅站立良久,目光扫过这片寂静的陵园,声音低沉而清晰,仿佛在对这些逝去的将士诉说,又像是在对天下宣告:

“众将士……你们安息吧。”

“邺城已克,中原已定。”

“曹魏已亡,天下……即将一统。”

“你们的热血,没有白流。你们的名字,将与这大汉江山,一同不朽!”

他的声音在空旷的陵园中回荡,带着一种沉重的承诺和继往开来的决心。

这一幕,深深烙印在了所有在场者的心中。它冲淡了胜利的狂喜,增添了责任的厚重。它告诉所有人,统一的代价是何等巨大,而守护这来之不易的江山,又是何等任重道远。

随着曹魏核心的覆灭,传国玉玺的归属虽暂成悬念,但天下大势,已然底定。一个崭新的、真正统一的季汉王朝,在血与火的洗礼后,即将迎来它的全盛时代。而邺城北郊的这片英魂安息之地,也将成为这个新生帝国记忆中,最为沉重而光辉的起点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