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6章 以酒破冰(2/2)
酒旗旁,还立着一块木牌,上面详细说明了“巾帼烧”的由来——采用永安县本土农户种植的粟米酿造,每售出一坛“巾帼烧”,便有相应的银钱,用于按公道价格(标注为一千文每石)向受困农户直接收购粮食,或借贷粮种,助其渡过难关,避免再受粮商盘剥!
与此同时,赵小满派出手脚麻利、口齿清晰的妇人,带着样品“巾帼烧”,前往府城、邻县,甚至更远的城镇,直接与各大酒楼、饭庄、酒肆接洽。她们不卑不亢,奉上醇香的美酒,讲述酒背后的故事与承诺。
“您尝这酒,地道粮食烧,口感醇厚,绝无勾兑。您买我们的酒,不仅是买卖,更是行善积德,是救咱永安县万千农户于水火!”
“一杯酒,或许微不足道,但千杯万杯,汇聚起来,就是能砸碎粮商锁链的力量!”
这种将商业消费与公益救助直接捆绑的营销方式,在这个时代堪称石破天惊!许多酒楼东家、过往客商,在品尝了“巾帼烧”的醇烈之后,再听闻其背后承载的意义,无不动容。这酒喝下去,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,更带有一份扶危济困的豪情与底气!
“好酒!更有好义!这酒,我醉仙楼要了!”
“给我也来二十坛!这等义举,岂能少了我一份?”
“这比捐钱施粥更实在!直接帮到了种粮人!”
订单如同雪片般飞来。“巾帼烧”以其独特的品质和深厚的社会意义,迅速打开了市场,甚至比当初卖粮食还要火爆!
农社这边,一边加紧酿造,一边立刻兑现承诺。她们用售酒所得,组织人手,直接深入那些被粮商盘剥最甚的村落,以每石一千文的公道价格,向那些尚有存粮或因恐慌未敢售粮的农户收购粮食。同时,设立“助农借种”基金,为那些确实困难的农户提供无息粮种借贷。
消息传开,那些原本绝望的农户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!
“农社……农社真的来收粮了!还是一千文!”
“她们说话算话!这酒钱,真的拿来救我们了!”
“快!快把粮食拿出来!卖给农社!”
希望,重新在乡野间点燃。农户们拿着卖粮得来的、远超预期的铜钱,激动得热泪盈眶。他们或许买不起“巾帼烧”,但他们知道,自己田里产出的粮食,以另一种形式,变成了帮助自己、也帮助其他兄弟农户的力量。
以酒破冰,另辟蹊径。赵小满以超凡的商业智慧,将滞销的粮食转化为高附加值的“巾帼烧”,并以“一杯救万农”的旗帜,成功地将市场消费与公益救助结合,打破了粮商的价格垄断,为无数濒临绝境的农户开辟了一条生路。这不再是一场单纯的粮食贸易战,而是一次对旧有商业规则的颠覆,一次用良知与智慧书写的经济奇迹。“巾帼烧”的酒香,飘荡之处,不仅醉人,更是在融化那由贪婪构筑的冰封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