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科幻次元 > 开局岳飞薛礼,我称霸三国 > 第296章 长安议策 瀛洲建制

第296章 长安议策 瀛洲建制(1/2)

目录

长安皇宫,太极殿偏殿内暖意融融。刘进斜倚在龙椅上,手中把玩着一枚玉佩,目光落在阶下伏案批改奏折的太子刘皓身上,嘴角噙着一丝欣慰。秋香正小心翼翼地为他续上热茶,上官婉儿则捧着一卷书,轻声诵读着新修的《大汉律例》,殿内一派安宁祥和。

“陛下,贵妃娘娘张出尘携三皇子殿下求见。”殿外传来樊梨花沉稳的通报声。

刘进抬眉笑道:“哦?出尘和睿儿来了,宣他们进来。”

不多时,张出尘身着淡紫色宫装,牵着一身锦袍的刘睿走进殿内。刘睿年方十八,身姿挺拔,面容俊朗,眉宇间透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,见到刘进,连忙与张出尘一同行礼:“儿臣(臣妾)参见父皇(陛下)。”

“免礼。”刘进示意二人起身,目光在刘睿身上多停留了片刻,“睿儿愈发沉稳了,过来让父皇瞧瞧。”

刘睿上前两步,躬身道:“谢父皇关怀。”

张出尘在一旁笑道:“陛下,睿儿如今已成年,按规矩该出宫就藩了,况且他与秦琼将军之女秦英的婚约也定下多年,是时候筹备这些事了。臣妾今日来,也是想问问陛下的意思。”

刘进点头:“此事朕正想着呢。睿儿是朕的三子,封王之事马虎不得,既要考虑藩地的安稳,也要合他的性情。朕召你们来,正是想听听你们的想法。”

刘睿垂首道:“儿臣不敢奢求繁华之地,只求一处能为父皇分忧、为大汉效力的疆土便好。”

刘进闻言愈发满意,正欲再问,殿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,肖清芳手捧一份军报,快步走进来,神色凝重:“陛下,东瀛急报,李靖将军派人八百里加急送来的!”

“东瀛?”刘进坐直身子,接过军报,展开细看。秋香与上官婉儿识趣地退到一旁,刘皓也停下笔,看向父皇。

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。刘进越看眉头皱得越紧,看到“曹操亡故”时,他轻轻叹了口气,指尖在那几个字上顿了顿——这位乱世枭雄,终究还是客死异乡;可看到“曹昂率残部遁入山林,化整为零袭扰我军”时,他不由得低声骂了句:“这群耗子,倒是会钻空子!”

“父皇,东瀛战事不顺?”刘皓起身问道。

刘进将军报递给刘皓,沉声道:“曹操死了,可他儿子曹昂带着残兵躲进了山里打游击,李靖一时间没什么好办法。高力士!”

“奴才在!”高力士从殿外进来。

“去请刘伯温、王猛、房玄龄、杜如晦、沮授几位先生来偏殿议事,越快越好!”

“奴才遵旨!”高力士匆匆离去。

偏殿内一时寂静,张出尘轻声道:“陛下也别太忧心,李靖将军用兵如神,定会有办法的。”

刘进摆摆手,目光转向刘睿,却见他眉头紧锁,似在思索着什么。正欲开口,刘睿忽然上前一步,躬身道:“父皇,儿臣有一事启奏。”

“哦?你说。”

“儿臣愿请缨前往东瀛!”刘睿声音铿锵,“东瀛虽未平定,却正是用人之际。娘亲自幼教导儿臣,要以父皇为楷模,为国分忧,儿臣不愿在长安坐享富贵,愿去东瀛,辅佐李靖将军,治理疆土,让那片土地永远归入大汉版图!”

刘进愣住了,他没想到这个素来沉稳的儿子会主动请缨去那般凶险之地。他上下打量着刘睿,见他眼神坚定,毫无退缩之意,心中不由一动。

太子刘皓融合了李世民模板,雄才大略,自带帝王之气;二皇子刘晟融合了朱棣模板,刚毅果决,善谋善战;唯有刘睿,从未获得过任何模板加持,却凭着自身心性,养得这般沉稳有担当,实属难得。

“东瀛战火未熄,山林间更是危机四伏,你不怕?”刘进沉声问道。

刘睿昂首道:“儿臣不怕!父皇当年南征北战,刀光剑影中打下这江山,儿臣身为皇子,岂能贪生怕死?”

刘进看向刘皓:“太子,你觉得此事如何?”

刘皓拱手道:“三弟有此壮志,实乃大汉之幸。东瀛初定,正需皇室宗亲坐镇,以安民心。儿臣以为,可允三弟所请。”

刘进沉吟片刻:“此事关乎重大,且等诸位先生来了,商议过后再定。”

不多时,刘伯温、王猛等谋士陆续赶到,听闻东瀛战事,皆面露凝重。众人围着沙盘坐下,刘进将李靖的军报递给他们传阅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