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灵异恐怖 > 何奈?何奈?应是缘浅情深 > 第346章 帝赐丹书,裂痕难消

第346章 帝赐丹书,裂痕难消(1/2)

目录

云映雪那道言辞恳切、主动释权释利的奏折,如同在沸腾的油锅里滴入了一滴冷水,虽未彻底平息那潜在的翻滚,却也让那灼人的热度暂时降了下来,给了所有人,尤其是那位高踞龙椅的年轻天子,一个恰到好处的台阶。

朝堂之上,原本暗流汹涌、窃窃私语的氛围,为之一清。那些之前揣摩上意、或明或暗攻讦谢砚之“权柄过重”的声音,在云映雪堪称“壮士断腕”的举措面前,显得如此苍白无力,甚至有些可笑。再行诋毁,非但不能彰显“忠君体国”,反而会落下逼迫功臣、刻薄寡恩的骂名。

皇帝自然是就坡下驴的妙手。

在正式批准云映雪所请的数日后,一道洋溢着褒奖与恩宠的圣旨,再度降临户部尚书府。这一次的规格,远比之前的凯旋封赏更加隆重,带着一种刻意营造的、旨在传颂天下的“君臣相得”的意味。

宣旨太监的声音抑扬顿挫,在肃穆的府邸前厅回荡:

“……咨尔户部尚书、太子太保谢砚之,忠勇性成,韬略夙裕,前番跨海征东,犁庭扫穴,扬我国威,近又公忠体国,谦冲自牧,深得朕心……特赐丹书铁券,藏于太庙,传于后世,以彰其功,以表其诚!”

丹书铁券!

这四个字一出,连侍立一旁的谢府仆役都忍不住微微骚动。这可是传说中的免死金牌!是帝王对臣子所能给予的最高等级的信赖与荣宠!象征着谢家的功绩与忠诚,将与国同休,世代铭记!

然而,谢砚之跪接那用朱砂书写在铁券之上、金光闪闪的诏书时,脸上却并无多少激动之色,依旧是那副冷峻的模样。他深知,这丹书铁券,在太平年代或许是护身符,但在帝王猜忌已生之时,它更像是一道催命符,一个提醒他谨守臣节、不得逾越的警示牌。历史上,手持丹书铁券却最终身死族灭的功臣,并非没有。

圣旨并未结束,宣旨太监继续朗声道:

“……永乐女商首云氏映雪,聪慧淑敏,忠义可风,于国难之际,筹粮筹饷,设计神兵,功在社稷;于鼎盛之时,不矜不伐,主动释权,顾全大局,实乃女中楷模……特加封为‘护国夫人’,秩同一品诰命,赐凤冠霞帔,以示旌表!”

“护国夫人”!

这个封号,不可谓不重。它超越了寻常诰命夫人的范畴,带有了明确的褒奖其于国家有“护佑”之功的政治意义。这是皇帝对云映雪此番“识大体”行为的高度肯定,也是做给天下人看的一种姿态——只要尽忠为国,朕绝不吝啬赏赐。

云映雪在侍女的搀扶下,盈盈下拜,接过旨意,声音温婉而平静:“臣妇谢陛下隆恩。”她低垂的眼睫掩盖了眸底深处的一丝了然。这“护国夫人”的荣耀,与她交出的商政实权、钱庄干股、火器制造之利相比,孰轻孰重,她心中如明镜一般。

皇帝的赏赐并未止步于此,金银绢帛、奇珍古玩,如同流水般赐下,几乎堆满了前院的回廊。表面看去,圣眷之隆,可谓登峰造极,足以令任何臣子感激涕零。

然而,在这极致的荣宠背后,另一道旨意,也以兵部行文的方式,悄无声息地发出了。旨意内容,正是采纳了云映雪奏折中所提“水师轮戍”之策的初步构想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