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8章 第68集:呼吸与食(2/2)
阿芸连连点头:“就像走路时手脚配合着动,不费劲。”
“天地之间,万物都讲个‘和’字。”轩辕望着窗外,田埂上几个孩童正追着蝴蝶跑,呼吸急促,笑声清脆,“你看那孩子跑急了,是不是会停下来大喘气?因为跑的时候,气都往上提,顾不上往下沉,脾胃就得不到气的滋养。吃饭也是这个理,气沉不下去,脾胃怎么有力气干活?”
他想起去年秋天,部落里秋收,几个壮汉为了赶在暴雨前把谷子收完,午饭时蹲在田埂上,手里抓着麦饼,嘴里塞得鼓鼓的,还边吃边往谷堆上搬粮,结果当天晚上就有三个闹肚子,还有两个像阿芸这样胀得整夜睡不着。当时他只知用草药帮他们消胀,却没细想根源在此。
“我给你编个口诀,你记着。”轩辕拿起一根柴禾,在地上画了个吃饭的小人,“‘一口饭,三呼吸,嚼到化,再咽急。’每口饭嚼够二十下,嚼的时候,吸气要轻,呼气要匀,就像春风拂过麦田,不疾不徐。”
阿芸跟着念了两遍,把口诀记在心里,又问:“那我以前吃下去的积食,怎么办?”
轩辕起身到药架上取了些陈皮和砂仁,用布包好递给她:“这两味药,你回去煮水喝,陈皮能顺气,砂仁能醒脾。但更重要的是,从今日起,吃饭时把心收回来,别想着割猪草,也别念着织布,就专心感受食物的味道,让气跟着食物往下走。”
他送阿芸到庐门口,见阳光正好,又道:“明日早饭,你到河边去吃。看着流水,想着食物像小船一样,顺着气的河流漂到胃里,保管更舒服。”
阿芸捧着药包,脸上的愁云散了大半,脚步也轻快了许多。
次日傍晚,阿芸又来找轩辕,这次脸上带着笑:“轩辕,你说的法子真灵!我今早到河边吃麦饼,看着水慢慢流,我就慢慢嚼,每口都数着呼吸,吃完肚子竟没胀!刚才还帮着娘舂了半袋米,一点不觉得累。”
正说着,几个妇人听见动静,也围了过来。其中一个叫阿芷的妇人开口道:“轩辕,我家汉子也是吃饭快,每次吃完就打嗝,是不是也犯了这毛病?”
轩辕看向众人:“你们谁吃饭时,总觉得嗓子眼发紧,咽东西像卡着根刺?”
好几个妇人都举起了手。
“这都是气和食没合上拍。”轩辕让大家围着坐下,“食物是土,气是风,风推着土走,才能长出庄稼;气推着食走,脾胃才能长力气。你们回去都试试,吃饭时每口嚼二十下,配合呼吸,三天后再来告诉我怎么样。”
三日后,药庐前挤满了人,个个脸上都带着笑意。阿芷高兴地说:“我家汉子按你说的做,这三天没打过一次嗝,昨晚还说饭比以前香了!”
一个老者拄着拐杖走上前:“轩辕,我牙口不好,嚼不动硬东西,怎么办?”
轩辕笑道:“牙口不好,就多喝粥,把粥熬得稠稠的,用勺子慢慢舀着喝,每勺喝下去前,先在嘴里含一下,让气跟粥打个招呼,一样管用。”
他望着众人,忽然想起岐伯曾说“食气入胃,散精于肝”,以前总不解“食气”二字,如今才算明白——食与气本是一体,就像禾苗离不开阳光,食物也离不开呼吸的滋养。
暮色渐浓,众人散去后,轩辕坐在药庐前,望着天边的晚霞,提笔在竹简上写下:“食贵缓,气贵匀,缓则食化,匀则气行,食化气行,脾胃自安。”
写完,他吹了吹竹简上的墨迹,心中忽然亮堂起来:医道之事,原不在玄奥,而在日用。一碗饭,一口气,处处都是阴阳相济的道理。
想知道轩辕还能从日常小事中悟出哪些医理?且看下集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