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9章 第69集:冬藏纳气(1/2)
第69集:冬藏纳气
西北风卷着碎雪掠过有熊部落的营地,帐篷的兽皮被吹得簌簌作响。轩辕裹紧了身上的麻衣,望着营中升起的寥寥炊烟,眉头微微蹙起。已入深冬,白日里太阳像是被冻住了,懒洋洋地悬在天上,连光线都带着股寒意;到了夜里,寒风更是像野兽般在帐篷外徘徊,族人们缩进厚厚的皮毛里,仍挡不住那钻骨的冷。
这几日,他发现营中几位老者愈发少出门了。昨日去探望住在东头的苍石爷爷,老人正蜷在火堆旁,双手揣在袖中,连抬眼都显得费力。见轩辕进来,苍石爷爷想撑着起身,刚一动就忍不住咳嗽起来,咳得背都驼成了虾米,好半天才缓过劲,声音沙哑地说:“轩辕啊,这冬天……是真熬人。”
轩辕伸手握住老人的手,只觉那双手冰得像块寒玉,指节处还有未消的冻疮。他又探了探老人的额头,虽不发烧,却透着一股沉滞的凉。“爷爷,近来是不是总觉得身上沉,想睡又睡不安稳?”
苍石爷爷叹了口气:“可不是嘛。夜里总觉得胸口像压着块冰,翻来覆去睡不着;白天呢,又浑身乏得很,连走到火堆边都觉得累。”
轩辕站起身,环顾了一下帐篷。角落里堆着过冬的干肉和谷物,还算充足,看来不是缺食少穿的缘故。他走到帐篷门口,掀起一角向外望,只见天空灰蒙蒙的,连远处的山林都像是被冻住了,听不到往日的鸟鸣。他忽然想起广成子在崆峒山说的话:“四时阴阳,万物之根本也。所以圣人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,以从其根。”
“爷爷,”轩辕转过身,声音沉稳,“这不是病,是冬天的气让咱们的身体也跟着‘藏’起来了。就像地里的种子,冬天藏在土里,不是死了,是在攒着力气等春天发芽。”
苍石爷爷浑浊的眼睛亮了些:“藏?那我这身子,是藏得太狠了?”
“是藏得不得法。”轩辕点头,扶着老人慢慢走到帐篷外背风的地方,“您看这太阳,冬天的太阳不烈,却最养人。咱们得跟着太阳走,让身子里的气也像太阳一样,虽不强,却能稳稳地守住。”
他让苍石爷爷背对着太阳坐下,解开老人领口的皮毛,露出后颈和后背。冬日的阳光透过薄云洒下来,落在老人的背上,带着一丝微弱却实在的暖意。老人舒服地喟叹了一声,紧绷的肩膀放松了些。
“轩辕,这样就管用?”苍石爷爷疑惑地问。
“还得配上‘藏气法’。”轩辕蹲在老人面前,示范着吸气:“您试着慢慢吸气,吸的时候想着这口气像冬日的暖阳,一点一点钻进后背,再顺着脊背往下走,走到小肚子那里,让小肚子像揣了个暖炉一样鼓起来。”
苍石爷爷跟着吸气,却猛地呛了一下,咳嗽起来:“不行不行,气太短,走不到肚子就没了。”
“别急,慢慢来。”轩辕拍着老人的背顺气,“就像用瓢舀水,急了反而洒了。您看那些过冬的松鼠,囤松果的时候都是一颗一颗慢慢攒,哪有急吼吼的?”
他自己先做了一遍:吸气时嘴唇轻闭,只用鼻子慢慢吸,胸口几乎不动,小腹却一点点鼓起,像是有股气从脚底往上涌;吸到最满时,稍停片刻,再像叹气一样缓缓呼气,呼气时小腹慢慢收紧,仿佛把那股暖气压进了骨头缝里。
“您看,吸气要‘深’,深到能挨着肚脐;呼气要‘缓’,缓得像小溪流下山。”轩辕一边做,一边讲解,“这就叫‘藏气’——把吸入的阳气藏进小腹,就像把柴火小心地放进炉膛,别让它烧得太快,要慢慢烧,烧一整天都暖烘烘的。”
苍石爷爷跟着学,一开始还是急,吸气时胸口起伏得厉害,小腹却没动静。轩辕就在一旁耐心地等,等老人咳完了,再重新教:“您摸自己的肚子,吸气的时候让手能感觉到肚子在往外顶,呼气的时候手能感觉到肚子在往里收。对,就像给肚子做呼吸。”
试了七八次,苍石爷爷终于找到了点感觉,吸气时小腹微微鼓了起来,虽然幅度不大,却让他眼睛一亮:“哎,好像……好像真有股气往下走了!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