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女生言情 > 古人的智慧 > 第24章 第24集:导引辅疗

第24章 第24集:导引辅疗(2/2)

目录

这时,旁边一个瘸着腿的老者拄着拐杖走过来,他是去年狩猎时伤了腿,虽能走路,却总觉得膝盖发僵,阴雨天更甚。“轩辕首领,这法子对老伤管用不?”

“不妨试试。”轩辕让老者坐在石头上,“您把右腿伸直,脚尖朝上,慢慢往回勾,感受小腿后面的筋被拉住,然后放松,重复几次。”老者依言做着,起初动作僵硬,做了十几下,忽然“咦”了一声:“膝盖好像松快些了。”

众人见了都来了兴致,纷纷围着轩辕请教。轩辕索性在空地上教大家几个简单的导引动作:晨起时伸腰如弓,能唤醒全身气血;久坐后扩胸如鸟展翅,可疏理胸中郁气;睡前摩腹绕脐而行,能助脾胃运化。他一边教,一边讲解:“春生夏长,秋收冬藏,人的身体也该跟着时节动。春天多伸懒腰,像草木拔节;夏天多舒展四肢,像枝叶繁茂;秋天多做收势,如果实归仓;冬天宜收敛,动作轻缓如蛰虫藏土。”

阿木母亲看着儿子在草席上慢慢做着肩开的动作,呼吸越来越匀,不由得红了眼眶。她想起半年前,阿木的父亲就是因为狩猎时被熊抓伤,伤口虽愈,却总说胸口发闷,后来竟一病不起。那时若是有这样的法子,或许……她抹了把泪,听得更认真了。

傍晚时分,轩辕又去看阿木。他正靠着石壁坐着,试着做转腰的动作,虽然幅度不大,却已能自己翻身。“轩辕大哥,”他脸上有了些血色,“刚才试着喝了点粥,没那么呛了。”

“再试试这个。”轩辕站在他身后,双手轻轻按在他的肩胛骨上,“慢慢吸气,我数到三,你试着把后背往我手上靠,就像要把后背的筋往中间聚……一、二、三……”阿木跟着用力,后背微微拱起,轩辕的手轻轻一推,“好,呼气放松,让气从后背散出去。”

这一下,阿木忽然觉得胸口像是有什么东西散开了,疼感减轻了大半。他惊喜地睁大眼睛:“通了!好像有股暖流从后背淌下去了!”

轩辕笑了:“这就是气行则血行。明日我再教你‘五禽戏’,学熊的沉稳,虎的刚劲,鹿的舒展,猿的灵活,鸟的轻扬,模仿禽兽的动作,让全身经络都动起来。”

消息很快传遍部落,连邻近部落都有人来请教。轩辕索性让少师把这些导引动作和呼吸配合的法子记下来,详细注明每个动作对应的病症、时节、宜忌。少师拿着骨笔在竹简上记录,时不时问:“轩辕首领,摩腹时顺时针为补,逆时针为泻,对吗?”“扩胸时吸气宜长,呼气宜缓,是这样吗?”

轩辕一一解答,忽然想起早年在崆峒山向广成子问道时,广成子说“抱神以静,形将自正”,那时只懂静的道理,如今才明白,动静相生才是养生之道。静能养神,动能活血,就像天地间既有静谧的夜晚,也有喧嚣的白昼,阴阳调和,方能长久。

夜深了,少师还在灯下整理竹简,上面密密麻麻刻着导引的口诀:“发宜常梳,面宜常搓,目宜常运,耳宜常弹……”轩辕走过来看了一眼,提笔在旁边添了一句:“气血流通,百病不生。”

少师抬头问:“这些法子,该记在医书的哪一部分?”

轩辕望着窗外的星空,星空如人体的经络图,星辰流转如气血运行。“就放在‘养生篇’里,”他说,“医道不止是治病,更是教人保命。让人学会顺着自己的身体本性去动,去呼吸,去生活,这才是治未病的根本。”

这时,远处传来阿木的笑声,他大概是能自己走动了。少师握着骨笔,忽然觉得手中的竹简变得沉甸甸的,上面刻的不只是法子,更是让族人好好活着的希望。

想知道这些导引之术会如何融入《内经》,又会治好多少人的病痛?且看下集分解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