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灵异恐怖 > 末世毒妃:冷宫嫡女的逆袭之路 > 第252章 她不要凤印那天,天下开始自己写名字

第252章 她不要凤印那天,天下开始自己写名字(2/2)

目录

那正是当年冷宫大火中,被苏烬宁从火场里救出,却因惊吓过度而失忆的宫婢之子。

萧景珩如遭雷击,缓缓闭上双眼,唇边逸出一声夹杂着震撼与释然的低语:“原来……她的‘末世之眼’,从不曾真正预知未来……它所唤醒的,是被谎言掩埋的,每一个人的过去。”

济世阁内,药香与墨香混杂。

紫大臣奉召至此,协助林墨编纂一部名为《赎罪录》的典籍,旨在将历朝历代被篡改的史实与尘封的冤案,一一记录,公之于众。

他提着笔,手却抖得厉害,每写下一行关于自己当年如何构陷苏氏的罪状,便如受了一次凌迟,冷汗涔涔,几欲昏厥。

林墨从旁递来一碗清汤,无色无味。

“此非药。”她声音清冷,“乃宁火井底之水,加以焦木之灰熬制,静心而已。”

紫大臣颤抖着饮下,只觉一股清凉之意直透脑海。

刹那间,无数被他刻意遗忘、深埋于记忆底层的细节,竟如潮水般自动浮现——其中,甚至包括了先帝临终前,曾密诏他草拟一份欲立苏烬宁为储君的手诏,只是那手诏尚未写完,便被他与太后合谋,用一碗“安神汤”换成了另一份遗诏。

“铛啷”一声,毛笔坠地,墨汁四溅。

紫大臣猛然摔笔,双目赤红,状若疯狂:“不……不对!如果这些都是真相,那我们所有人……所有人都是弑君篡位的帮凶!”

林墨静静地看着他,眼神没有丝毫波澜:“所以,你不必写完。”她顿了顿,说出了后半句,“你只需开始。”

次日清晨,紫大臣没有再去济世阁。

他独自一人,抱着那半册未完的手稿,跪在了宁安殿外的碑林之前。

他将手稿投入一座宁火井的井口,纸页遇火,瞬间化为灰烬。

当火焰冲天而起时,井口旁一座崭新的空白石碑上,竟自行浮现出三个古朴的大字——证伪者,其下,则是他的名字。

边境九城,毫无征兆地爆发了一场奇异的“心火暴动”。

数万民众在同一时刻陷入昏厥,口中无意识地呢喃着同一段无人能懂的陌生古语。

蓝护卫星夜疾驰,巡查九城地脉,却发现所有宁火井道都安然无恙。

反倒是各地新建的“民策台”石柱表面,渗出了丝丝缕缕如同血痕的赤色纹路。

他将情报告知苏烬宁。

她在宁安殿内静坐了整整三日,不眠不休。

第三日黄昏,她终于睁开眼,下了第一道命令:“取九城百姓近三年来投入民策台的所有祈愿文书,不论事大事小,全部投入宁安殿主井之中。”

当那堆积如山的纸页被投入井口,火焰轰然吞没的瞬间,井底传来一声震彻神魂的轰鸣。

一道磅礴的虚影自井口冲天而起,在殿内幻化出清晰的画面——那竟是千年前,烬族的始祖率领万民,立下血誓,以自身心火封印一处名为“归墟”的深渊裂缝的场景。

而那些昏迷民众呢喃的古语,正是当年那位始祖立誓的誓言。

“不是暴动,是共鸣。”苏烬宁看着那渐渐消散的虚影,低声解读,“他们体内的心火,正在响应远古的契约。”

她随即起身,走向殿外,声音传遍皇城:“传我之令:凡九城之内,能无师自通,完整诵出那段古语者,皆可入碑林外围,接受‘心火淬炼’,成为王朝第一批‘守誓民兵’。”

月晦之夜,万籁俱寂。

宁安殿中央,那枚赤玉凤印毫无征兆地大放强光,一道璀璨的赤色光柱冲破殿顶,直射天际,在夜空中形成一朵巨大而圣洁的莲花之形。

百官闻讯,齐聚殿外观望,无不心神摇曳,以为神迹。

可当他们冒险进入殿内,却见那凤印的印面,依旧空白一片,光洁如新。

无人能解其意,唯有一直守在殿内的林墨,察觉到了一丝诡异的规律——每当殿中有人在议论国事时,说出某件“应做之事”时,凤印的底部,便会悄然浮现出对应法令的模糊雏形,虽然转瞬即逝,却真实不虚。

她心念一动,试探着对空启奏:“若于南境设‘女学’,允女子参议地方政事,不知可行否?”

话音刚落,墙壁上的民愿流中,竟瞬间涌出数百条支持女子受教、参政的细小文字,汇成一股洪流。

而她脚下的地面微微一震,那枚赤玺竟发出一声低沉的嗡鸣,似有认可之意。

林墨猛然醒悟,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光。

这枚印,从不主动立法。

它在等待,等待一个合适的提议,等待万民的共同意愿汇聚成潮,然后,它才会以自己的方式,予以承认。

当夜,她在自己的药房密记中,写下了这样一句话:“真正的权力,不是她说了算。而是她说,‘你们来定’。”

写完这句话,她正准备收拾药箱歇息,一名井卫司的护卫却匆匆而至,递上一份由凤印光芒直接拓印而成的紧急“民愿”——南城爆发大规模时疫,死伤惨重,当地药石罔效,民怨沸腾。

几乎是同时,苏烬宁的命令也传了过来,只有简短的两个字:“你去。”

林墨收起密记,将数排银针与数十种珍稀药材仔细打包。

她以为,此行所对,不过又一场人间瘟疫。

直到,她踏入那片被不祥瘴气笼罩的土地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