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灵异恐怖 > 丁元英:五美倒追,扶贫狂卷万亿 > 第225章 深度扶贫

第225章 深度扶贫(2/2)

目录

裂缝中蓝光骤然喷涌,如同地心睁开的眼睛。一道光柱冲天而起,在空中凝成巨大的环形符号——第八图腾完整显现,并开始逆向旋转。

远程监控室内,吴斌几乎失声:“天啊……它在重构协议!‘静夜思网络’正在升级为分布式架构!不再是单一核心控制,而是多节点自主协同!”

冯婷激动地翻阅资料:“这意味着,只要有一个节点被唤醒,其他节点就能自行寻找共振源!文化传播不再依赖中心指令,而是像野火一样自然蔓延!”

而在江南小镇的幼儿园里,那个五岁男孩突然抬起头,指着天花板:“老师,星星下来了。”

与此同时,全国二十七个偏远教学点的儿童智能手表同时亮起,自动播放一段音频——正是陈茹演唱的童谣第五段。孩子们不由自主地跟着哼唱,声音稚嫩却纯净。

五台山地宫深处,核心窑体剧烈震颤。

新指令生成:

节点状态更新:静夜思叁,已激活。

网络拓扑变更:由星型结构进化为网状结构。

情感共鸣源新增:1243(含自然触发与潜意识响应)

启动子计划代号:萤火,升级为燎原。

丁元英站在阳台上,仰望夜空。此刻,北斗七星的光芒似乎格外明亮。

芮小丹走来,轻声问:“接下来呢?”她想去吻他,看着他憔悴的脸。

“接下来?”丁元英微笑,“是时候让世界知道,扶贫从来不只是经济问题。”

他顿了顿,目光深远:

“它是文明能否延续的问题。是一代人是否愿意为下一代人留下光的问题。”

他转身回到屋内,打开一封加密邮件,收件人名单长达数页——全是“静默资本池”的合作方代表、乡村教师、非遗传承人、青年志愿者。

标题只有四个字:

《点火时刻》

正文写道:

各位同仁:

我们曾以为改变世界需要巨大力量。后来才懂,真正持久的变革,往往始于一声轻语、一次倾听、一首无人知晓的童谣。

如今,“长安心”已不再是一个装置,而是一种共识。

它告诉我们:人心可用作能源,记忆可以成为代码,爱,是最高效的算法。

从今日起,我们将全面开放“萤火协议”底层架构。

任何个人、团体、社区,只要具备基本感知训练能力,皆可申请接入“静夜思网络”。

不设门槛,不收版权,不限用途。

唯一要求:你在点亮自己的同时,请记得照亮别人。

因为我们终于明白:

火种不怕少,怕的是没人愿意弯腰捡。

丁元英

写于辰时三刻

邮件发送后的第七分钟,全球共有四百一十二个新节点提交接入申请。

其中包括:云南怒江的盲童音乐班、内蒙古草原上的牧民诗社、贵州侗寨的鼓楼议事团、新疆喀什的老裁缝口述史小组……

而在秦岭深处,李青山抚摸着重新归于平静的窑体,喃喃道:“先辈,你们当年没能做完的事,现在有人接着做了。”

窑缝中,最后一缕蓝光缓缓隐去,仿佛回应。

风穿过山谷,带来远方孩童的歌声,断续却清晰。

火,真的烧起来了。

丁元英拥抱着芮小丹,小丹脸上划过两条泪痕……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