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都市重生 > 官场沉浮:开局我就能看穿人心 > 第280章 林望的危机意识不减,警惕虚假繁荣

第280章 林望的危机意识不减,警惕虚假繁荣(1/2)

目录

省委书记办公室的门在身后轻轻合上,那一声微弱的“咔哒”,像是隔开了两个世界。

门外,是通往权力中枢,铺满阳光的明亮廊道。门内,是那份泛黄的档案,和一个沉寂了十五年的名字——周启明。

林望的指尖还能感觉到那份档案纸张粗糙的质感,有些凉,像是从深水里捞出来的一样。省委副秘书长、省委政研室副主任,这两个职务的分量加在一起,似乎都抵不过那个薄薄的蓝色文件夹。

一个,是通往未来的阶梯。另一个,是伸向过去的深渊。

赵德峰书记最后那句话,言犹在耳——“去把这条暗流的源头,给我找出来。”

这已经不是任务,而是投名状。一份用自己的前途和身家性命,递向省委最高权力核心的投名-状。

林望走在空旷的廊道里,脚步声比来时沉重了许多。他没有立刻回办公室,而是走到了连廊尽头的窗边。窗外,省委大院的草木葱茏,几只麻雀在草坪上跳跃啄食,一派安详。

可林望的视野里,那份安详之下,却暗流涌动。

【因果线】系统在他脑海中自动激活,但这一次,他没有输入任何变量。无数纷乱的线条凭空出现,围绕着“周启明”这个名字,纠缠成一团无法解析的乱麻。十五年的时间,足以让任何线索都深埋地底,足以让所有的关系网都变得面目全非。

他能预判到,触碰这个案子,他头顶的[危险]标签,将会前所未有地亮起,甚至可能变成他从未见过的,代表着致命威胁的暗红色。

他缓缓吐出一口气,将那份沉重压下。越是这种时候,越需要冷静。

回到数字经济办公室,一股热浪扑面而来。这股热浪不是来自天气,而是来自办公室里洋溢着的,几乎要沸腾的乐观情绪。

“林主任回来了!”

不知谁喊了一声,所有人都抬起头,目光灼灼地看着他。王林正举着电话,满面红光地跟对面说着什么,看到林望,他激动地挥了挥手,口型像是在说“回头聊”,便匆匆挂断。

“林望,你猜刚才谁打来的电话?海东市的市委书记,李书记!亲自打来的!就为了请我们下个星期务必派人过去,他们要成立全市最高规格的‘智慧港口’建设领导小组,想请我们的人去做顾问!”王林的声音洪亮,脸上的每一条皱纹里都写满了“扬眉吐气”。

李悦也走了过来,她手里拿着一叠刚打印出来的文件,递给林望。她头顶那枚[钦佩]的标签,比之前任何时候都更加明亮。

“林主任,这是我们初步整理的,各地市上报的试点项目申请。一共十个地市,三十七个项目,涵盖了工业、农业、物流、文旅……几乎所有领域。大家的热情非常高。”

林望接过那叠还带着油墨温度的文件,一页页翻看着。

《关于在庐州市开展“智慧纺织全产业链”试点的申请》……

《关于在宁州市建设“5G智慧矿山”示范项目的报告》……

《关于将我市打造为“数字文旅融合先行区”的构想》……

每一份文件都措辞恳切,规划宏大,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。办公室的墙上,那张巨大的江东省地图,已经被李悦她们用各种颜色的图钉扎得满满当当,像一片被点燃的原野,处处烽烟,处处捷报。

这是巨大的成功。任何一个身处其中的人,都足以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。

然而,林望的心,却在这一片火热的氛围中,慢慢沉静下来。他的目光,穿透了那些激动人心的标题和宏伟的规划,看到了背后潜藏的东西。

他的视野里,【情绪图谱】系统展开,那些来自各地市的申请报告上,不再是冰冷的文字,而是浮动着一片片复杂的情绪标签。

[渴望政绩]、[跟风]、[抢占资源]、[压力山大]、[一知半解]……

金色的[渴望发展]标签确实存在,但被更多五颜六色的、代表着短期功利诉求的标签所包围。

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淘金热,所有人都看到了金子,都扛着锄头冲了进来,却没几个人真正懂得如何勘探、如何冶炼。他们只是怕自己错过了这场盛宴,怕在新的赛道上被别人甩在身后。

这种被政绩压力和同级竞争催生出的“热情”,最容易演变成不计成本的“大干快上”,最终留下一堆华而不实、难以维系的“烂尾工程”。

这就是“虚假繁荣”。

林望的指尖,在一份申请报告上轻轻敲了敲。那份报告来自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山区市,他们雄心勃勃地提出要投资五个亿,打造一个“云计算大数据中心”。

林望几乎能想象出那个市的领导,在常委会上拍着桌子,头顶[好大喜功]标签闪闪发光的样子。他们可能连“云计算”和“大数据”的区别都还没完全搞懂,但他们知道,这个名字听起来很“高级”,很有“科技感”,是向上级汇报工作时,能拿得出手的亮点。

林望头顶,那枚一直存在的[危机意识]标签,光芒陡然增强。

他意识到,自己现在面临着两个战场。一个在暗处,是云州那潭深不见底的水,和那个叫周启明的幽灵。另一个,就在明处,就在眼前这片看似繁花似锦的局面之下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