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5章 董鄂妃:董鄂才情映碧天,香消玉殒惹人怜(2/2)
可董鄂妃的受宠,也让她成了后宫的“众矢之的”。其他妃子嫉妒她,宫里的太监宫女们也对她敬而远之,甚至有些大臣也觉得她“狐媚惑主”,经常在顺治面前说她的坏话。孝庄太后也对她颇有微词,觉得她太过受宠,影响了顺治的朝政,还破坏了后宫的秩序。
面对这些压力,董鄂妃并没有抱怨,而是更加低调谨慎。她对待其他妃子友善谦和,从不摆皇贵妃的架子;对待太监宫女们宽厚仁慈,经常赏赐他们;甚至还主动向孝庄太后示好,经常去给她请安,陪她说话,尽心尽力地侍奉她。慢慢地,孝庄太后也对她改观了,觉得她确实是个懂事的好媳妇。
董鄂妃虽然得到了顺治的万千宠爱,但她的身体一直不太好。入宫前,她就体弱多病;入宫后,又经历了宫廷的尔虞我诈,加上后来儿子夭折的打击,她的身体越来越差。
1660年,董鄂妃的病情加重,卧床不起。顺治急得不行,到处寻访名医,甚至请来了高僧为她祈福,可都无济于事。顺治每天上完朝,就立刻赶到董鄂妃的宫殿,守在她的床边,亲自喂她吃药、喝水,还不停地安慰她:“你一定会好起来的,朕还想和你一起白头偕老呢。”
董鄂妃知道自己时日无多,反而安慰顺治说:“皇上,生死有命,富贵在天,臣妾能得到皇上的宠爱,已经很满足了。臣妾死后,皇上一定要保重身体,以国事为重,不要因为臣妾而荒废朝政。”
顺治听了,哭得撕心裂肺:“你不能死,你要是死了,朕怎么办?”
1660年8月19日,董鄂妃在承乾宫去世,年仅22岁。顺治得知消息后,彻底崩溃了,他当场哭晕过去,醒来后又接着哭,连续几天几夜不吃不喝,精神恍惚,甚至想拔剑自刎,幸好被大臣们拦住了。
为了表达对董鄂妃的思念,顺治做了一系列让人瞠目结舌的事情:
第一,追封董鄂妃为“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”,虽然没有系帝谥(这是因为孝庄太后反对,觉得董鄂妃出身不够尊贵,而且寿命太短,不配享有帝谥),但这已经是皇后的最高荣誉了。
第二,为董鄂妃举办了超规格的葬礼。顺治下令,全国服丧,官员们要穿丧服一个月,百姓们要穿丧服三天;还让董鄂妃的宫女、太监们殉葬,这在清朝已经很少见了;甚至让八旗二、三品官员轮流为董鄂妃抬棺,这可是皇帝才能享受的待遇。
第三,亲自撰写《端敬皇后行状》,洋洋洒洒几千字,详细记录了董鄂妃的生平事迹,把她夸得完美无缺,说她“克尽孝道,温良贤淑,聪慧明达”,还列举了很多董鄂妃的感人故事,比如她如何孝顺孝庄太后,如何善待宫女太监,如何劝自己以国事为重。这篇行状,后来被收录在《清世祖实录》中,成为了研究董鄂妃的重要史料。
第四,闹着要出家。董鄂妃去世后,顺治心灰意冷,觉得人生没有了意义,于是就想剃度出家,当和尚去。他找来了高僧玉林通琇,让他为自己剃发。玉林通琇坚决反对,说:“皇上是万民之主,不能轻易出家,否则会天下大乱。”顺治不听,执意要剃发。最后,玉林通琇没办法,只好说:“如果皇上非要出家,那老衲就当场自焚。”顺治这才作罢。
可即便如此,顺治还是没有打消出家的念头,他后来又多次找高僧们探讨佛法,甚至给自己取了个法号“行痴”。或许是因为过度悲伤,加上长期劳累,顺治的身体越来越差。1661年正月初七,董鄂妃去世才几个月,顺治就驾崩了,年仅24岁。
关于顺治的死因,正史记载是患天花去世,但民间一直流传着“顺治出家为僧”的说法。有人说,顺治并没有死,而是偷偷跑到了五台山出家,当了和尚;还有人说,康熙后来多次去五台山,就是为了看望自己的父亲。不过这些都只是传说,没有确凿的证据。但不管怎样,顺治的早逝,和董鄂妃的去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。如果董鄂妃没有那么早去世,或许顺治就不会那么伤心,也不会英年早逝了。
董鄂妃去世后,关于她的争议就从来没有停止过。有人说她是“红颜祸水”,认为顺治之所以荒废朝政、英年早逝,都是因为她;也有人说她是“贤良淑德”的典范,是顺治的灵魂伴侣,为清朝的稳定做出了贡献。
实际上董鄂妃从来没有主动干预过朝政,也没有利用顺治的宠爱为自己的家族谋取私利。她的父亲鄂硕虽然是内大臣,但一直很低调,没有因为女儿的受宠而骄横跋扈;她的弟弟费扬古,后来成为了清朝的名将,为平定噶尔丹叛乱立下了赫赫战功,这都是靠他自己的能力,而不是靠姐姐的关系。
从历史的角度来看,董鄂妃不仅不是“红颜祸水”,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清朝的汉化。顺治之所以喜欢董鄂妃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精通汉文化,和自己有共同的语言。在董鄂妃的影响下,顺治更加重视汉文化,推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,比如重用汉族官员、改革科举制度、提倡儒家思想等。这些政策,为清朝后来的“康乾盛世”奠定了基础。
董鄂妃的一生,虽然短暂,却充满了传奇色彩。她和顺治的爱情,是封建帝王后宫里的一段千古绝恋,既让人羡慕,又让人惋惜。
她是幸运的,因为她得到了顺治帝毫无保留的宠爱。在那个等级森严、充满尔虞我诈的后宫里,她能遇到一个懂自己、爱自己的人,能拥有一段真挚的爱情,这是很多妃子梦寐以求的事情。顺治为了她,打破了后宫的规矩,给了她至高无上的荣誉和地位,甚至愿意为她放弃江山社稷,这种宠爱,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。
但她也是不幸的,因为她的寿命太短,没能和顺治白头偕老。她入宫仅四年就香消玉殒,留下顺治一个人孤独地面对这个世界。而顺治,也因为她的去世,心灰意冷,英年早逝,这段千古绝恋最终以悲剧收场。
参考《清史稿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