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4章 “樱桃肉”(1/2)
戊戌政变后的紫禁城,笼罩在一片肃杀与恐怖之中。光绪帝被彻底囚禁于瀛台,维新派人士或逃或囚或死,慈禧太后的权威达到顶峰,李莲英等太监权势熏天。御茶膳房内,气氛更是压抑到了极点。
林怀仁虽未被立即治罪,但“听候差遣”的状态,无异于被架在火上慢烤。他被剥夺了为帝后及重要场合备膳的资格,只被安排做一些无关紧要的杂役,或是处理些低等食材。往日那些巴结奉承的目光,如今都变成了避之不及的疏远,甚至是幸灾乐祸。
胡厨役等人更是变本加厉,将最脏最累的活计都推给他,言语间也充满了讥讽。
“林大厨,今儿这堆下水,可就劳您费心收拾干净了。”
“听说您那‘解郁羹’颇得圣心啊,可惜啊,时运不济,时运不济哟!”
林怀仁默默承受着这一切,他知道,此刻任何辩解或反抗,都可能成为压垮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。他只能在夜深人静时,于昏暗的油灯下,更加细致地将自己的手艺心得、对食材的理解、乃至宫中贵人的饮食癖好与禁忌,一一记录在那本日渐厚实的手札上。这几乎成了他唯一的精神寄托。
王守山的日子同样不好过。他因与林怀仁交好,也受到了牵连,在干果库的差事变得清闲了许多。但他并未疏远林怀仁,反而时常在无人处给予安慰和鼓励,并利用尚存的人脉,小心翼翼地打探着外面的风声。
“怀仁,务必忍耐。”王守山低声道,“李莲英此人,心思深沉如海。他当日未立刻发作,或许另有考量。只要我等谨言慎行,未必没有转机。”
这一日,慈禧太后在处置完“维新乱党”之后,心情似乎稍霁,在宫中设小宴,只召了几位近支亲王福晋和得宠的格格作陪。宴席要求不必过分奢华,但要“精巧别致,看着喜庆”。
旨意传到御茶膳房,李总管却犯了难。经过政变风波,他手下可用之人捉襟见肘,几位掌案师傅或因牵连被贬,或因畏惧不敢出头,做出的菜式皆中规中矩,难称“精巧别致”。眼看太后难得有兴致,若办砸了,自己这项上人头恐怕不保。
焦急之下,他的目光再次扫过角落里默默洗刷锅具的林怀仁。一个冒险的念头在他心中升起。
“林怀仁。”李总管走到他身边,声音压低,“眼下有个机会,或许能让你戴罪立功。”
林怀仁停下手,静静听着。
“太后设宴,要一道看着喜庆、精巧别致的菜品。你……可敢一试?”李总管的语气带着试探,“若成,往日之事或可一笔勾销;若败……新账旧账一起算!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