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都市重生 > 纨绔遇清风:衍之与清沅 > 第27章 老水闸齿轮与父亲的应急伏笔

第27章 老水闸齿轮与父亲的应急伏笔(2/2)

目录

“加速倒计时?”

张警官急得直跺脚,怀里的酱鸭又往下滑了滑,他赶紧伸手按住,油迹蹭到了警服下摆也毫不在意

——现在哪还顾得上衣服。

“那怎么办?总不能看着它炸吧!我这酱鸭还没吃几口,要是江水被污染了,以后江州人连卤酱鸭的干净水都没了!我妈要是知道了,能念叨我一年!”

李伯突然凑过来,手指抖得厉害,指着手册上的扩散器图,指甲差点戳破纸页:

“你看!你父亲画了应急开关!在扩散器

他当时跟我说,这是‘后手’,万一以后有人破坏水闸,就能用这个争取时间——他还说,暗扣上刻了字,是给清沅的标记。”

沈清沅立刻蹲下来,按照手册上的标记——扩散器正下方三十厘米处,有块边缘略高于其他石板的青石板,石板缝里嵌着点江砂,跟李伯手镯上的砂一样。

她用钢笔的笔帽撬石板,金属碰在石板上发出“咔”的一声,石板被撬开一条缝。里面果然露出个铜制暗扣,指甲盖大小,上面刻着个小小的篆体“清”字。

“清”字刻得很浅,边缘被磨得光滑,显然是父亲刻了之后,又用手指摸了无数遍,把边角的毛刺都磨平了。

沈清沅的指尖划过“清”字的纹路,像摸到了父亲当年的指腹温度——粗糙的,带着机油味的,却格外温暖。

眼泪又涌了上来,她吸了吸鼻子,轻声说:

“爸,我找到您留的开关了。”

她深吸一口气,按下暗扣。

瞬间,扩散器的红灯停了,蜂鸣声也停了,显示屏定格在“00:32”。

四人同时松了口气,张警官立刻掏出怀里的酱鸭,撕开油纸包咬了一大口,卤汁顺着嘴角往下流,他也顾不上擦,含糊地说:

“还好赶上了!我妈这手艺真没的说,吃一口就不慌了——哎!陆先生,你要不要尝一口?清沅也吃点,补充点力气!”

陆衍之刚要拒绝,突然听到“咔哒”一声轻响。

扩散器的外壳“弹”地弹开,露出里面密密麻麻的线路板,上面贴着张泛黄的牛皮纸,用黑色马克笔写着字,末尾还画了个小小的骷髅头

——和之前在基因库发现的守陵人标记一模一样,透着股阴森的挑衅。

纸上写着:

“应急开关只能暂停十分钟,真正的病毒源在城市管网,基因库的抗体需要‘沈敬之的最后一课’才能激活,祝你们好运!”

最后那个感叹号的墨痕很重,像在嘲笑他们的侥幸。

“城市管网?”

沈清沅猛地攥紧手册,指节泛白,脑海里突然闪过父亲的日记。

那本日记是深蓝色封皮,跟手册的封皮颜色一样,父亲藏在书房书柜最上层,用块红布包着。

她小时候偷偷翻看过,里面夹着张管网总阀的草图,铅笔描的线条已经淡了,旁边写着:

“管网是城市的血管,总阀就是心脏,在老城区鼓楼街地下三米处,入口在‘老沈家面馆’的后院——那是清沅小时候最爱去的面馆,每次都要吃一碗阳春面,加个荷包蛋。”

“我知道总阀在哪儿!”

沈清沅抬头看向陆衍之,眼睛亮得像找到了方向,

“在老城区鼓楼街的老沈家面馆后院,父亲说过,那是他和老工程师一起设计的,总阀能控制整个江州的管网水流,关了总阀,就能暂时拦住病毒扩散!”

陆衍之立刻掏出手机联系市局,手指按屏幕的速度飞快:

“立刻派人去老城区鼓楼街老沈家面馆后院,检查城市管网总阀!守陵人说那里有病毒源,必须守住总阀!”

电话那头传来市局调度员急促的声音,带着电流的杂音:

“已经派人去了!但地下机房的门需要密码,是沈敬之当年设的,我们查了所有档案都没找到,技术员正在破解,可时间不够!”

“密码……”

沈清沅急忙翻开手册,指尖飞快地划过纸页,纸张的脆响在闸室里格外清晰。

翻到中间某页,上面画着个小小的蝴蝶风筝,翅膀上还画着点花纹,跟她小时候放的那只一模一样;旁边写着:

“清沅第一次放风筝的日子,也是管网总阀的密码——有些东西记在心里,就永远不会丢。”

她心里猛地一动——2003年4月12日,就是父亲带她去江边放风筝的那天!

风筝线断了,她哭了好久,父亲却笑着揉她的头发说

“没关系,有些东西记在心里就不会丢”。

原来父亲那时候,就把密码藏在了她的回忆里,藏在了最普通的一天里。

“密码是!”

沈清沅对着电话喊,声音因为激动而发颤,却字字清晰,

“赶紧告诉地下机房的人,用这个密码开门!这是我父亲设的,不会错!”

挂了电话,四人刚要离开闸室,就听到外面传来熟悉的警笛声

——拆弹组到了,红蓝交替的灯光透过闸室的窗户照进来,晃得人眼睛发花。

拆弹组组长冲进闸室,看到暂停的扩散器,松了口气,摘下头盔擦了擦额角的汗,头盔上的水珠“啪嗒”掉在地上:

“还好赶上了!我们带了专业设备,能彻底拆除扩散器。你们快去老城区?不,市局刚才说,地下机房的病毒源需要基因库的抗体才能中和,但抗体……”

“抗体怎么了?”

沈清沅心里一紧,攥紧了手里的水晶盒子——里面装着从基因库取来的抗体,透明的液体里飘着点微光,是救江州的希望。

“抗体需要激活码才能用。”

拆弹组组长递过一个黑色检测仪,屏幕上显示着“未激活”的红色字样,刺眼得很,

“我们刚才检测基因库,发现里面有个激活程序,必须输入正确的激活码,不然抗体就是普通液体,浇在水里都没用!”

李伯突然从怀里掏出个钥匙串,上面挂着个小小的铜钥匙,钥匙上刻着“b103”的字样

——是江州大学生物楼地下室实验室的门牌号。

铜钥匙被磨得发亮,钥匙孔周围有很多划痕,是常年插拔留下的。

他把钥匙递给沈清沅,手还在抖,却递得很稳:

“激活码在你父亲的旧实验室里。这是实验室的钥匙,你父亲当年把它交给我,说‘要是有一天,江州遇到危险,就把钥匙给清沅,她知道该去哪里找激活码’。

他还说,激活码藏在‘他教清沅做实验的地方’,是清沅最熟悉的角落。”

沈清沅接过钥匙,铜钥匙上还带着李伯的体温,暖得像揣在怀里的小太阳。

钥匙孔周围的划痕——她记得,父亲每次开实验室门,都要皱着眉转好几下钥匙才能打开,因为钥匙总是对不准孔,他还笑自己“老了,手眼不协调了”,

其实那时候他才五十多岁,只是修水闸、管管网,操了太多心。

她突然想起小时候,父亲带她去实验室的场景。

实验室在生物楼地下室b103,里面有个大大的显微镜,黄铜色的镜筒,擦得锃亮。

父亲教她用显微镜看洋葱表皮细胞,她总调不好焦距,急得直跺脚,父亲就从后面抱着她,手把手调旋钮,说

“清沅你看,每个细胞里都有细胞壁,那是守护细胞的;就像每个人心里都有要守护的东西——清沅要守护的,就是江州的人,江州的水”。

当时她似懂非懂,只觉得显微镜里的细胞像小房子,好看得很。

“我们去实验室!”

陆衍之拍了拍沈清沅的肩膀,语气坚定得像块石头,

“激活抗体,中和病毒源,就能彻底解决危机,不让你父亲的心血白费。”

张警官把剩下的酱鸭重新包好,油纸叠得整整齐齐,塞进怀里,拍了拍油纸包,像是在跟酱鸭保证:

“走!我这酱鸭还剩一半,等激活了抗体,咱就在实验室门口吃,当庆功宴!我再给我妈打个电话,让她再卤一只,多加八角,咱们好好庆祝——庆祝守住了水闸,守住了江州的水!”

四人钻进警车,往江州大学的方向驶去。

夜色已经沉了,像块浸了墨的布,裹住了江面;江面上的航标灯一闪一闪,像星星掉在水里,明明灭灭。

警车的前灯照在路边的梧桐树上,树影在车身上晃来晃去,像跳着无声的舞。江风吹过车窗,带着江水的腥气,却不再冷冽——因为心里有了方向。

沈清沅把钢笔和实验室钥匙攥在手里,钢笔的“清”字硌着手心,有点疼,却让她觉得踏实

——就像父亲在身边,握着她的手,陪她一步步往前走,跟小时候教她放风筝、教她看细胞时一样。

可她不知道,父亲的旧实验室里,守陵人组织的最后一个成员,正坐在实验室的椅子上。

实验室里的白炽灯晃着冷光,照得人皮肤发僵;那人穿着黑色连帽衫,兜帽压得很低,遮住了大半张脸,只露出嘴角的冷笑。

他的手指搭在炸弹遥控器的按钮上,指节泛白,监控屏幕的光映在他脸上,能看到屏幕里警车正渐渐靠近生物楼。

而实验室的门后,还藏着父亲从未告诉过她的秘密:关于“方舟计划”的图纸,关于她并非亲生的身世,关于“沈敬之的最后一课”,其实是父亲用一生写的“守护”教案

——从民国三十一年修水闸,到2003年藏密码,再到中风后补手册,每一步,都是为了今天的她。

警车终于停在江州大学生物楼前。

生物楼的轮廓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安静,像个沉睡的老人;地下室的窗户透着微弱的光,是守陵人故意留的,像个陷阱,等着他们跳进去。

沈清沅推开车门,夜风拂过她的头发,带着校园里桂花的淡香——父亲以前说,生物楼后的桂树是他亲手种的,等桂花开了,就带她来摘桂花,腌桂花糖。

她看着“生物楼”三个大字,突然想起父亲最后一次带她来这里时说的话。

那天父亲的脸色不好,却还是笑着揉她的头发:

“清沅,以后要是遇到解决不了的事,就回这里看看,爸爸一直在这里,陪着你,守着你。”

她深吸一口气,攥紧手里的钥匙和钢笔

——那是父亲留给她的,是守护的信物。

她一步步走向地下室,脚步声在安静的走廊里格外清晰,像敲在时光的鼓上。

实验室的门就在前方,门后的灯光隐约可见,暖得像小时候家里的灯。

而她不知道,

等待她的,不仅是激活抗体的方法,

还有一个足以颠覆她整个世界的真相

——关于父亲的一生,关于她的使命,

关于“守护”这两个字,最沉重也最温暖的答案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