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4章 路老的恐惧(2/2)
“为了治好路屿,我们和部队动用了所有能调动的资源。”
路远山的声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,眼神中充满了疲惫与焦虑,
“我们专门请了哈佛医学院的威廉姆斯教授——
他是全球知名的神经心理学专家,曾成功治愈过数十例疑难精神疾病患者;
还联系了柏林夏里特医院的神经学专家团队,他们在脑部疾病研究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。
前后进行了三次国际远程会诊,来自六个国家的十多位顶尖专家共同参与讨论,但始终没有得出明确的诊断结果。”
他一边说着,一边取出一份厚厚的医疗报告,报告的封面印着多家知名医院的logo。
“脑部核磁共振检查显示,路屿的海马体异常活跃,活跃度是正常人的三倍。
海马体主要负责记忆的形成与储存,这种异常活跃的状态在医学案例中极为少见,目前无法判断其对身体的具体影响。
另外,全身基因测序结果也让专家们感到震惊,我们在他的基因序列中发现了一段从未被记载的非编码dNA,
这段dNA序列与已知的人类基因库没有任何匹配项,专家们推测它可能来自某种未知的遗传信息。
但最奇怪的是,所有的检查都显示,路屿的身体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,器官功能甚至在某种程度上‘好’得异乎寻常!”
路远山深吸一口气,手指微微颤抖着,似乎接下来要说的事情让他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。他沉默了几秒,终于说出了最令人不安的发现:
“但是……在路屿额头正中央,不知道什么时候,多了一个奇怪的印记。”
他迅速拿出手机,调出一张特写照片,递到众人面前。
照片中,在路屿苍白的眉心处,有一个约指甲盖大小的复杂图案,图案由无数细密、规整的几何线条构成,
线条之间相互交织,形成了一种极具规律又充满神秘感的纹路,仿佛某种古老的星图,又像是某种未知文明留下的符号。
“我们咨询了皮肤科专家,他们确定这不是胎记,也不像任何已知类型的疤痕,更像是某种……幽蓝色的、仿佛拥有生命的刺青。因为在特定角度下观察,能看到图案表面有微弱的流光在缓缓流动。”
为了破解这个图案的秘密,路远山又联系了国家博物馆的古文字专家赵教授。
赵教授毕生致力于研究古代神秘符号与文字,对商周时期乃至更早的古文明符号有着深入的研究。
当他看到这个图案时,立刻陷入了沉思,反复对比了自己珍藏的数千份古代符号资料。
三天后,赵教授私下联系路远山,语气凝重地说:
“这个图案与我们团队早年在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某个未公开符号有87%的相似度。
那个三星堆符号是在一座编号为K3的祭祀坑中发现的,刻在一块巨大的青铜神树上,由于其蕴含的信息过于神秘,且目前没有足够的研究成果支撑,
所以一直没有对外公开。两个符号在核心纹路和结构布局上高度吻合,这绝不是巧合。”
蓝色的印记?
陆老爷子拿着话筒坐在太师椅上,听到这几个字时,心头猛地一跳,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蛰了一下。
一股寒意不受控制地沿着脊椎急速爬升,瞬间传遍全身,让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。
他那双经历过无数风雨、早已变得沉稳的眼睛,此刻也闪过一丝震惊。
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的话筒,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。
他突然想起了几天前,苏清沅转述的、陆衍之最后通过特殊渠道拼死传递回的信息碎片中,似乎也隐晦地提到过类似的标记。
那份加密报告是陆衍之在执行一项秘密任务时发出的,当时情况危急,报告内容极为简略,只有短短几句话。
其中一句清晰地写着:“目标体表出现发光纹路,纹路呈幽蓝色,疑似与‘门’的开启有关,具体机制尚不明确,需进一步研究。”
想到这里,陆老爷子的心脏狂跳不止,无数疑问在他脑海中翻腾:
路屿的印记和陆衍之提到的发光纹路之间有什么联系?
“门”又指的是什么?这背后是否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?
但他深知此刻不能表露分毫,强压下心中翻涌的情绪,脸上依旧保持着平静,只是呼吸不自觉地放缓,紧紧闭着眼,等待着老路在电话中继续说下去。
“这还不算最诡异的,”
路远山说着,下意识地朝书房门口瞥了一眼,手指紧紧攥着桌上的监控硬盘,指节因用力而泛白,连声音都压得比刚才更低,仿佛生怕哪怕一丝一毫的声响会惊动墙后的未知存在,
“上周二凌晨3点17分,你知道的,为了随时掌握衍之的情况,我们在他房间隐蔽角落装了三个高清夜视监控探头,还有一组实时监测环境数据的传感器。
就是那天凌晨,其中一个正对书桌的探头,清清楚楚拍到了让人头皮发麻的一幕——他就坐在椅子上,眼神空洞地盯着桌面,房间里所有电器都没插电,他的手也没碰任何东西,
就只是缓缓抬起右手,对着桌上那盏金属底座的台灯,大概也就两秒钟的时间,那盏没接电源的台灯,灯泡居然自己亮了!橘黄色的光,亮度还挺稳定,就跟正常通电一模一样!”
说到这儿,路远山伸手点开电脑里的监控录像文件,画面清晰地呈现出当时的场景:
昏暗的房间里,只有窗外透进的一点微弱夜光,路屿保持着僵硬的坐姿,右手抬起悬在台灯上方约十厘米处,台灯灯泡突然亮起,照亮了他毫无表情的脸。
视频下方的环境数据曲线同时跳动起来,路远山指着其中一条红色曲线解释道:
“你看这个电磁场强度曲线,平时房间里的数值稳定在0.2微特斯拉左右,就是亮起的那一瞬间,数值一下子冲到了210微特斯拉,足足是正常值的一千多倍!
还有这个生物电监测数据,当时贴在他手腕皮肤上的电极片,捕捉到了一阵频率异常的微弱脉冲,跟正常人体的生物电信号完全不一样,更像是某种……不知道来源的能量波动。
这种状态持续了大概十五秒,灯泡自己灭了,他的手也慢慢放下来,恢复成之前的姿势,就跟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。
我和部队专家团反复看了几十遍录像,排除了设备故障、光线反射这些所有可能的常规情况,根本没法用科学解释!”
紧接着,路远山又点开另一个音频文件,扬声器里传出一阵模糊不清、时断时续的低语声,声音虚弱,却带着一种莫名的穿透力:
“……卡达斯之上的梦境……银色的阶梯……犹格?索托斯的钥匙……打开虚空之门……”他调低音量,眉头紧锁着说:
“这是他偶尔清醒间隙,无意识念叨的话,我让护工用录音笔记录下来的。
这些词听着就玄乎,我一开始根本没头绪,直到昨天跟你提起,才想起你老爷子一辈子研究古籍,说不定能知道点什么。”
电话筒对面千里之外的陆老爷子,听到“犹格?索托斯”和“玄君七章秘经”这两个词时,原本浑浊的眼睛突然睁大,身体不由自主地往前倾了倾,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,陷入了沉思。
过了好一会儿,他才缓缓开口,声音带着回忆的厚重感:“你说的《玄君七章秘经》,我年轻时在金陵图书馆的禁书区确实见过一本手抄本。
那是民国时期一位传教士从欧洲带回的孤本,后来辗转到了图书馆,因为里面记载的内容太过离奇,
涉及很多超自然现象和古老传说,一直被封存着,只有极少数研究特殊文献的人才能申请查阅。
我当时花了三个月时间,才得到借阅许可,里面确实提到过‘犹格?索托斯’,说它是远古神话中的‘门之神’,
掌管着时空与维度的通道,而‘卡达斯’则是传说中存在于梦境维度的神秘城市,是通往更高维度空间的入口。
那本书里还提到,一旦普通人接触到这些超自然存在,或者被其能量波及,就可能出现意识混乱、身体异常的情况,甚至会被某种未知力量‘标记’。”
听到这里,路远山端起桌上的茶杯,手指却控制不住地微微颤抖,茶水晃出了杯沿。
“老陆,我活了快七十岁,年轻的时候经历过边境战争,在枪林弹雨里捡回过一条命;
后来做外贸生意,闯过非洲的战乱地区,遭遇过海盗,见识过人间最残酷的生死离别,什么样的大风大浪都挺过来了。
可这次衍之的事,还有现在路屿这诡异的状态,让我第一次觉得从骨子里发冷。”
他深吸一口气,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战栗,
“之前我们都以为,衍之在东海那次科考船事故,只是意外,最多是遇到了什么未知的海洋生物或者极端天气。
可现在看,他失踪的这些日子里,恐怕遭遇了远超我们想象的事情——能让没接电的台灯自己亮起来,能说出古籍里记载的神秘词汇,这根本不是普通事故能造成的影响。
我甚至怀疑,他遇到的不是什么自然现象,而是某种……超出人类认知范围的东西,这件事,比我们最初猜测的要复杂得多,也危险得多,诡异得多!”
就在这时,书房墙上挂着的老式座钟,发出了“咚、咚、咚……”七声清脆的敲击声,打破了房间里的凝重气氛。
窗外的天色早已完全暗下来,浓稠的夜色像一块沉重的幕布,将整栋房子包裹其中,只有书房里的灯光,在无边的黑暗中透出一点微弱的光亮。
路远山沉默了片刻,眼神里充满了焦虑和恐惧,他看着窗外,对着电话里的陆老爷子,一字一句地说出了那句压在心底许久的话,声音不大,却在安静的书房里久久回荡:
“老陆,你说……路屿这孩子,是不是也被卷进去了?
他之前一直跟着衍之做研究,衍之出事前,他们还见过一面。
现在他这个样子——
不明原因的意识模糊、身体出现无法解释的异常现象、嘴里念叨着奇怪的话语,去了最好的医院,做了所有能做的检查,脑部ct、核磁共振、全身生化指标……
所有结果都显示正常,根本不是什么现代医学能解释的疾病。倒像是……像是老家那些老人说的‘中了邪’,被什么不干净的东西缠上了。
但我总觉得,比‘中邪’更可怕,他更像是……被某种我们无法理解、无法描述,甚至连想象都不敢想象的东西,给‘污染’了!
那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力量,正在一点点侵蚀他的身体和意识,可我们却连敌人是什么都不知道,更别说怎么救他了!”
就在这时,书房门被轻轻叩响。
管家神色慌张地递来最新消息:监控显示,路屿房间内的那个蓝色印记,正在以每分钟三次的频率规律脉动,
而与此同时,千里之外的东海研究所,也检测到了异常的能量波动,其震荡频率与印记的脉动完全同步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