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都市重生 > 林凡的都市传奇 > 第182章 巷子里的光

第182章 巷子里的光(1/2)

目录

“小店宝”的第一个测试版,像一颗小心翼翼投入池塘的石子,在便利店老师傅——王师傅那里,漾开了小小的涟漪。反馈比预想的要好。王师傅戴着老花镜,用粗壮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笨拙地划拉,虽然抱怨“字太小”、“扫码时灵时不灵”,但对自动算库存、查利润的功能赞不绝口:“这东西好!省得我老翻本子,还老算错!”

这微小的成功,给了林凡团队莫大的鼓舞。他们根据王师傅的建议,连夜修改,把字体调到最大,简化扫码流程,做出了第二个测试版。信心满满地,开始向更多小店推广。

然而,现实给了他们当头一棒。

他们选择了附近一个以小店林立闻名的老巷子作为首个“战场”。孙浩打头阵,林凡和赵磊策应。第一家是家烟纸店,老板娘正在嗑瓜子看剧,听孙浩说明来意,眼皮都没抬:“不用不用,我这儿小本生意,脑子记得清。”

第二家是水果摊,老板挥着蒲扇,满手黏腻:“啥宝?不要钱?不要钱的东西最贵!走走走,别耽误我做生意。”

第三家是修鞋铺,老师傅耳朵背,孙浩喊了半天,他摆摆手:“听不见!我用不来那玩意儿!”

一上午下来,碰了一鼻子灰。热情被巷子里的穿堂风吹得冰凉。不是被拒绝,就是被无视,甚至被当成搞诈骗的驱赶。互联网世界的“用户体验”、“痛点解决”,在这些最接地气的市井生活中,显得苍白而无力。他们面对的,是根深蒂固的习惯、对新事物的本能警惕、以及对“天上掉馅饼”的深深怀疑。

挫败感,像巷子里潮湿的霉味,弥漫在三人之间。

“林哥,这……太难了。”孙浩蹲在巷口,灌了一大口水,满脸沮丧,“嘴皮子磨破了,人家根本不听。”

赵磊推了推眼镜,镜片后的目光依然冷静:“预期之内。信任建立需要时间。关键是找到突破口。”

林凡没说话,看着巷子里熙熙攘攘的人流,那些为了一毛两毛讨价还价的身影,那些趴在柜台上写写画画算账的店主,他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,理想与现实之间,隔着一道多么深厚的壁垒。

转机,出现在一个意想不到的角落。

巷子最深处,有家不起眼的粮油店。店主是个四十多岁的大姐,姓李,正对着一个写得密密麻麻的旧本子发愁,计算器按得噼啪响。林凡鼓起勇气,再次上前,语气放得极低极缓:“大姐,算账呢?我们有个小软件,帮忙记个进出库、算个利润,挺方便的,要不……您试试?”

李大姐抬起头,眼神疲惫中带着警惕。

林凡赶紧补充:“免费的!就是帮我们测试测试,用着不好,删了就行。”他拿出手机,点开“小店宝”极其简洁的界面,递过去。

或许是林凡诚恳的态度,或许是那过于简单的界面降低了防备,李大姐犹豫了一下,接过手机,看了看:“就这么简单?”

“对,就这么简单。扫码记进货,卖的时候手动输一下数量就行。”

李大姐将信将疑,正好有顾客来买米,她顺手拿起一袋米,对着林凡手机上的“扫码”图标比划了一下。“滴”一声,商品信息出来了。她愣了一下,输入销售数量,价格、利润自动算好。她眼睛微微一亮。

“有点意思。”李大姐没立刻答应,记下了林凡的电话,“我琢磨琢磨,有空试试。”

虽然只是“琢磨琢磨”,却像在厚重的墙壁上,凿开了一丝微光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