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3章 林卫国的“启蒙教育”(2/2)
林建军立刻找来六块方形积木(木头做的,边角圆润),在儿子面前摆成两排,每排三块:“这是3,那也是3,合起来是6,够我们吃两顿窝窝头了。”他故意把数字和食物联系起来,既符合当前的生活场景,又能加深记忆。
林卫国果然被吸引了,抓起积木就往嘴里塞,被林建军轻轻拿开,换成咬不烂的塑料数字。小家伙不依不饶,挥舞着手臂抗议,林建军顺势把他抱起来,指着窗外工厂的烟囱:“你看那个大烟囱,里面出来的烟,像不像爸爸画的数字‘9’?”
苏岚看着父子俩的背影,阳光落在他们身上,镀上一层金边。她想起刚结婚时,林建军说“要让儿子学技术,不当睁眼瞎”,那时她还觉得太早,现在看来,他是把对未来的期待,都融进了这些琐碎的启蒙里。
【叮!】
系统的提示音在晚饭前响起,带着阶段性评估:
【“林卫国启蒙教育”首日效果:1机械认知萌芽(对齿轮转动关注度持续15分钟);2数字敏感度提升(对数字卡片抓取频率高于玩具);3亲子互动质量评分90分,显着提升家庭情感联结。】
【长期效益预测:若持续启蒙,6岁前可掌握基础加减法,8岁可理解简单机械原理,“技术传承”成功率提升至70%。】
晚饭时,林卫国坐在特制的小木椅上,手里抓着个齿轮玩具,居然安安静静地吃完了小半碗粥,还学着大人的样子,用勺子敲了敲碗,发出“当当”的声音。
“这孩子,今天真乖。”苏岚给儿子擦了擦嘴,“以前吃饭总哭闹,看来是玩累了。”
“是开窍了。”林建军看着儿子满足的笑脸,心里涌起一股暖流。车间里的技术难题、院里的是非纠纷,在这一刻都显得微不足道。他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,里面是两块水果糖——这是工厂奖励给技术骨干的,他一直没舍得吃,现在剥开一块,小心翼翼地塞进儿子嘴里。
林卫国含着糖,小眼睛眯成了一条缝,咯咯的笑声像银铃一样,回荡在温暖的屋里。窗外的风还在刮,工厂的方向传来隐约的机器轰鸣,那是夜班工人在赶制军工零件,而这间小屋里的温馨,却比任何喧嚣都更有力量。
【叮!】
系统的提示音在睡前故事时间响起,带着温馨的总结:
【“家庭启蒙”事件完成,宿主“父亲角色”认知深化,苏岚“教育参与度”提升至80%,林卫国“情绪稳定度”提高,触发“幸福家庭”效应,宿主“技术攻关”疲劳值降低10%。】
林建军给儿子讲“坦克爷爷和小齿轮”的故事——这是他编的,说有辆坦克的履带坏了,小齿轮们齐心协力,帮它修好了,最终赶上了阅兵式。林卫国听得入迷,小脑袋靠在父亲怀里,很快就睡着了,嘴角还挂着糖渣。
苏岚收拾着散落的玩具,轻声说:“明天我把那些图纸贴在墙上,让卫国醒了就能看见。”她拿起那张坦克履带图,上面的链节画得像小火车,“你画得真好看,不像图纸,像画儿。”
“只要他喜欢,我天天画。”林建军把儿子放进摇篮,掖好被角,“等他再大点,我带他去车间,看看真正的机床,比玩具壮观多了。”
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缝隙,照在墙上的图纸上,那些简单的线条仿佛活了过来,变成转动的齿轮、奔跑的坦克,编织着一个关于技术与传承的梦。林建军知道,这只是开始,未来的路还很长,他要教儿子的,不只是数字和齿轮,还有踏实、坚韧、永不放弃的匠人精神,就像铬钼合金钢一样,历经锤炼,终成栋梁。
四合院的方向一片寂静,只有偶尔传来的咳嗽声和算盘声,像遥远的背景音。林建军看着熟睡的妻儿,心里一片踏实——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艰难,只要这个小家里的灯火不灭,希望就永远都在,而那些关于技术的种子,终将在未来的某一天,破土而出,长成参天大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