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都市重生 > 重生大东北1983之鹿鸣北坡 > 第175章 老林深处觅参踪

第175章 老林深处觅参踪(1/2)

目录

队伍离开鄂伦春营地,如同水滴汇入溪流,很快便被莽莽林海吞没。最初的兴奋劲儿过去后,长途跋涉的艰辛便真切地凸显出来。虽说有驮畜分担货物,但人在齐膝深的积雪中行走,每一步都要耗费极大的体力。寒风像磨快的刨刀,刮在脸上生疼,即使戴着厚厚的狗皮帽子,睫毛和胡须上也很快结满了白霜。

冷志军作为把头,不仅要自己赶路,更要时刻关注整个队伍的状况。他走在最前面,凭借经验和巴图老人的指点,选择相对好走的路线,避开那些看似平坦实则暗藏雪窝或冰缝的危险区域。他的目光锐利如鹰,不时停下来观察四周的植被、山势和雪地上的细微痕迹。

“停一下。”冷志军举起右手,示意队伍暂停。他蹲下身,拨开一处背风坡的积雪,露出

乌娜吉走过来,看了一眼:“四叶参。夏天时这里长过棒槌,年份应该不大,被采走了。”她指了指叶子根部残留的、已经干枯的茎茬。

冷志军点点头,抓起一把脚下的泥土,在手里捻了捻,又凑近闻了闻:“土是黑的,带点腥气,是长过老参的‘腐殖土’。这坡向阳,背风,旁边有水源(他指了指不远处一条冻住的小溪痕迹),是个‘参窝子’(适合人参生长的地方)。可惜,让人捷足先登了。”

林志明凑过来,好奇地问:“冷哥,这就能看出长过人参?太神了吧!”

旁边的老猎人巴图呵呵一笑,露出仅剩的几颗黄牙:“小子,学问大着呢。看山看水看泥土,看草看树看风向。好参不长无宝之地。你看这坡上的树,柞树、椴树多,树下爱长‘刺五加’、‘四叶菜’,这些都是棒槌喜欢的伴儿。再看这土,疏松,油性大,那是多少年落叶烂出来的肥力。”

冷志军补充道:“还得看‘参幌子’。”他指着远处一丛在风雪中顽强挺立的、顶端挂着几颗鲜红浆果的草本植物,“那是‘人参果’,也叫‘催生草’。有它的地方,附近很可能就有大人参,它是靠人参根系的养分活的。”

这些看似寻常的草木土石,在真正的放山行家眼里,都是一本本无字的宝书。林志明听得目瞪口呆,只觉得这茫茫林海,处处都藏着玄机。

队伍继续前行。冷志军根据这些零星发现的线索,不断微调着前进的方向。他并不指望在去红榔头市的路上就能挖到顶级老参,但熟悉这些标志,对于判断区域价值和日后独自放山都至关重要。

越往深山走,林木越发高大茂密,合抱粗的红松、落叶松直插云霄,树冠遮天蔽日,林下的光线变得十分昏暗。雪地上除了他们自己的足迹,也开始出现更多野兽的踪迹:狍子细碎的蹄印像梅花,野猪拱开积雪觅食的狼藉,还有一串串如同链珠般的狼粪,提醒着他们这片山林的主人并不只有人类。

中午时分,队伍在一处相对开阔、靠近溪流的林间空地休息。人马皆疲,呵出的白气连成一片。人们捡来枯枝,升起几小堆篝火,烤着冻硬的干粮,烧点热水喝。马匹和驯鹿则被拴在避风处,喂些草料。

冷志军没闲着,他让乌娜吉帮忙警戒,自己则带着林志明和哈森等几个年轻猎手,在休息地周围仔细巡查。一方面是确保安全,防止有野兽靠近;另一方面,也是继续寻找人参的蛛丝马迹。

“把头,你看这儿!”哈森突然压低声音喊道,指着不远处一棵老柞树下。

冷志军快步走过去,只见那棵需要两人合抱的老柞树根部,土壤微微隆起,与周围不同。积雪被风吹开一部分,露出但形态独特,尤其是中间那根挺立的花葶,虽然花朵早已凋谢,但残留的果柄显示它曾结过籽。

“五品叶!”冷志军心头一跳,声音都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。他示意众人退后,自己小心翼翼地靠近,像是怕惊扰了某个沉睡的精灵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