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都市重生 > 重生之从高考状元到权力巅峰 > 第129章 涟漪与暗流

第129章 涟漪与暗流(1/2)

目录

县长办公室里,烟雾缭绕得比平时更浓了些。

高启盛靠在宽大的皮质座椅上,手指间夹着的香烟已经燃了半截,烟灰颤巍巍地悬着,随时可能掉落。

他面前站着分管工业的副县长王友全,正唾沫横飞地说着。

“高县长,您看看,这陈默也太能折腾了!教育口被他搅和一遍,这又轮到文化和卫生了!听说他逼着赵德柱那软蛋搞什么价格公示,还要整顿服务态度,这不是胡闹吗?

医院那点收入,经得起他这么折腾?”王友全胖乎乎的脸上满是愤懑,他感觉陈默的手似乎正要伸向他的地盘。

高启盛没说话,只是深深吸了一口烟,缓缓吐出。

他面前摊着几分报告,一份是教育局关于市里拨款到位、维修工程顺利启动的简报,一份是文化局关于“文化下乡”活动筹备情况的汇报,还有一份是卫生局关于推行收费公示制度和服务规范的通知草案。

这几份文件,像几根刺,扎得他眼睛不舒服。

他原本以为,把这个京城来的“娃娃”晾一晾,扔到几个冷衙门里,对方要么灰溜溜地混日子,要么受不了苦自己找关系调走。

没想到,这小子非但没蔫,反而像颗掉进死水里的石头,激起了不小的涟漪。

“教育那边,他是怎么从市里要来钱的?”高启盛终于开口,声音低沉。

“听说……是走了市教育局李副局长的路子。”王友全压低声音,“好像是他在北京部委的关系给牵的线。”

高启盛的眼皮跳了一下。

北京部委的关系……这是他唯一对陈默有所顾忌的地方。

这小子年纪轻轻能直接空降到县里挂副职,背后肯定有人,只是没想到,这关系这么快就用上了,而且是用在这么一件“小事”上。

“小打小闹。”高启盛冷哼一声,把烟头摁灭在烟灰缸里,“修几间破教室,搞几场乡下土戏,整顿一下医院态度,能掀起多大风浪?还能把他分管这几个烂摊子点石成金不成?”

他像是在问王友全,又像是在安慰自己。

安水县的根本问题是财政,是那几个半死不活的大厂,是盘根错节的人事关系。

陈默折腾的这些,在他眼里,不过是隔靴搔痒,甚至有点哗众取宠。

“可是,高县长,这小子这么搞,风头都被他抢去了!现在”王友全忧心忡忡。

“议论?”高启盛瞥了他一眼,眼神锐利,“让他们议论去!干几件面子工程就能站稳脚跟?幼稚!

友全,你把咱们自己的事情抓好,尤其是纺织厂那边,盯紧点,别出乱子。他陈默愿意在边上敲敲边鼓,就让他敲去,只要不碰核心利益,随他蹦跶。年轻人,有点干劲是好事嘛,不然怎么显得我们这些老同志稳重?”

话是这么说,但高启盛心里那丝不快和隐隐的警惕,却挥之不去。他讨厌这种脱离掌控的感觉。

与县长办公室的压抑不同,县政府办公楼里,悄然流动着一种新的气息。

以前,三楼西头陈默的办公室门口罗雀,现在,时不时就有教育局、文化局甚至卫生局的人过来汇报工作,或者送文件。虽然陈默要求一切从简,但他办公室那扇旧门,开关的频率明显高了。

机关食堂里,吃饭的人们凑在一起,话题也时不时会拐到这位年轻的副县长身上。

“嘿,看见没?卫生局这回动真格的了,县医院大厅里那价格表贴得,密密麻麻的!”

“看见了!以前去拿药,心里直打鼓,现在好歹知道个大概了。”

“听说赵局长被陈县长叫去训了一顿,回来就雷厉风行起来了!”

“要我说啊,早就该这么干了!陈县长别看年轻,是真心想给老百姓办点实事。”

“是啊,听说红旗乡那边学校房子都在修了,孩子们高兴坏了……”

“就是太年轻了,不知道这劲头能保持多久,可别又是三分钟热度。”

这些议论,有赞赏,有怀疑,也有纯粹的看热闹。

但不可否认,陈默这个名字,在安水县机关里,不再仅仅是一个符号,而是开始与一些具体的变化联系在一起。

陈默自己,依旧保持着那份与年龄不符的沉稳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