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0章 人脉拓展与经验镜鉴(2/2)
叶辰试图通过更周密的工作安排和更开放的沟通方式,来抵消罗建明收紧控制带来的负面影响,同时将可能出现的阻力分散化。
夜深人静时,叶辰也会独自在党校的操场边散步,梳理思绪。连坞的局势比他预想的更复杂。
罗建明的回归,不仅仅是权力的复位,更是一种治理理念的回潮。
自己凭借省里的试点尚方宝剑和前期积累的势能,或许能一时占据上风,但要想从根本上扭转这种深层次的保守惯性,绝非易事。
他想起白天的课程,想起与同学们的交流,想起连坞那些期待改变的群众和干部。他意识到,自己不能仅仅满足于在具体事务上与罗建明博弈,更需要构建一套更具说服力、更能凝聚共识的话语体系和行动方案。这套方案,既要符合上级精神,又要切中连坞要害,还要能在实践中行得通、有效果。
党校的学习,恰恰给了他这样一个构建和提升的机会。
他需要抓紧时间。
学习接近尾声时,叶辰特意预约拜访了自己的老师,省发改委主任徐箐。
这次见面,他做了更充分的准备。
在徐箐的办公室,寒暄过后,叶辰没有过多客套,直接切入主题。
“老师,上次我提交的那份关于应对经济下行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考,不知您是否看过?最近在党校学习,结合宏观经济课程,我对一些想法有了更深的认识。”
徐箐从文件堆里找出那份材料,推了推眼镜:“看了,而且仔细看了两遍。叶辰,你的敏锐性让我惊讶。”
“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正在深化,出口下滑明显,中央也确实在酝酿扩大内需的政策。”
“你提出的围绕交通、水利、民生等领域提前布局项目储备,争取上级资金和政策支持的建议,很有前瞻性,也很有操作性。”
叶辰心中一定,继续说道:“老师,连坞底子薄,发展任务重,这次如果能抓住国家可能出台政策的机遇,提前谋划一批打基础、利长远的大项目好项目,不仅能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,更是推动连坞跨越式发展、彻底改变落后面貌的关键一招。”
“这比我们县内部在一些具体改革措施上争来争去,意义要重大得多。”
他巧妙地将连坞内部的发展路径之争,引向了如何争取外部资源和政策支持,谋求更大发展空间的层面上来。
这既展现了格局,也暗含了破解内部僵局的可能。
徐箐欣赏地看着自己的学生:“你能跳出连坞看连坞,想到这个层面,很好。发改委这边已经在做相关的研究和预案。”
“你们连坞如果有好的项目想法,可以提前做一些前期工作,比如规划、立项准备等。一旦国家政策明朗,就能第一时间对接上去。”
“谢谢老师指点!”叶辰心中豁然开朗。这或许是一个突破口,一个能将罗建明也拉上战车,共同为连坞争取利益的切入点。
一个投资数亿甚至数十亿的重大项目落地,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政绩,是任何内部微调式的改革都无法比拟的。
如果能促成此事,那么当前的人事纠葛和理念之争,或许都会让位于更宏大的发展目标。
离开徐箐办公室时,叶辰脚步轻快。他感觉自己的视野被彻底打开了。
党校学习不仅给了他理论和人脉,更给了他一个跳出连坞棋局,在更大棋盘上落子的战略视角。
回到宿舍,他立刻开始构思如何向罗建明汇报这个思路,以及如何启动连坞方面的项目谋划工作。
他意识到,回去之后的博弈,将进入一个新的、更复杂的阶段。
他不再仅仅是一个改革者,更需要成为一个战略家和资源整合者。